“医生应该是艺术家还是工程师?”
看到这个问题,你是不是有点迷惑?嗯,确实是有些难以理解。这是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在第九届智慧健康高层论坛上演讲时的第一句话。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几个案例,然后再去寻找答案。
抓住黄金3小时,让基层医院也有能力救治脑卒中病患
脑卒中发病率越来越高,而且这个病的黄金抢救时间只有3小时,目前我国只有不到2%的患者接受了有效治疗。很多县城、郊区的病人,就是因为不能在这个时间内得到有效治疗而遗憾终身,而且,脑卒中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困难等情况是延误脑卒中患者救治的黄金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脑卒中的治疗方面是全国最好的团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如果把他们的经验共享给基层的医疗机构,那么在3小时内可以拯救的脑卒中病人将大大增加。
东软与宣武医院共同打造了一个脑卒中平台。通俗讲,就是把宣武医院的诊疗经验工程化、数字化、标准化、模块化,病人只要在基层医院通过CT设备进行扫描,AI就可以根据影像给出治疗方案,这方案就如同宣武医院医生给出的方案一样。
这一平台,在2018年正式上线,目前全国已经有40多家医院接入这个平台,今年目标是超过100家医院。这也就意味着将有超过100家医院可以共享全国顶尖的宣武医院在脑卒中病人处理上的经验。
把病房搬到你家里去
湖南省人民医院是全省最好的医院之一,每天到这里就诊的人数众多。病人愿意跑更远的路,也要到更好的医院里去看病,但是医院的病房、护理资源都是有限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利用东软熙康云医院护理平台,给他们的出院病人提供了在家的规范、安全、便捷的院外护理服务,提高医院病房周转率、降低医疗费用、增加护士收入、方便了病人。
病人在康复期间通过云医院平台上下单,在家同样可以享受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因为流程的严格与规范,其实就是把家当作“院外病房”,其它的护理过程与在医院没有差别。这样,就使得医院的“病房”资源得到了有效的扩充。
这样做的结果是多方受益:护理人员在下班后可以接一些上门护理的服务,增加了收入来源,同时也与病人建立更好的关系。病人回到家里舒适自在,方便家人照顾,同时还可以得到专业的护理,有利于康复。而医院的病房,则留给最有需要的病人,做最有价值的那部分工作,医院的收入和利润也得到提升。
东软熙康与湖南省人民医院的这个尝试是在两年多以前开始的,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今年,国家开始正式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湖南省也是继国家明确的6个试点省份外,第7个正式下发试点文件的省份,这让东软熙康的超前探索得到了肯定。如今,在湖南已经有五六家医院在试点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东软熙康在全国也有17个城市落地该项业务。
云医院平台+AI赋能基层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生
东软熙康CEO兼首席医疗官宗文红提到的宁波云医院也是一个创新的医疗服务平台,五年前东软熙康在宁波成立的全国首家城市云医院平台。五年中,不断创新业务,比如 “互联网+”家庭医生服务、医共体下的“共享药房”、“共享医生”、互联网+护理等等。5年来,平台提供各类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医药、护理和卫生保健服务超过300万余人次,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宁波居民可以不出村、不出社区、不出家门就可以享受便民化服务。比如:
- 共享医生,解决偏远地区的就医困难;
- 共享药房,医共体内部解决药品不一致问题;
- 实时问诊及带教系统,在网上就可以带学生;
- 5G的远程超声,老百姓可以在家门口的小医院获得三甲医院医生的超声诊断;
- 自助微诊室,方便老百姓配药;
- 临床辅助决策,通过AI与医疗全流程融合提升基层医生的水平。
在宗文红看来,此次宁波云医院平台的升级就是通过大数据、5G、AI的应用全面赋能我们的医疗服务。首先是解放专家们的一些常见病临床诊断工作,未来可以通过大数据和AI辅助完成,把他们从繁重的、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做更多学术研究。大数据、AI的应用赋能基层,基层的医生通过平台可以被提示到比较容易忽略的病症,避免漏诊;根据病历特点推荐相似的病历,可以帮助医生对比,做出更准确的判断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基层的诊疗水平,减少患者小病跑大医院的情况。
今年,宁波云医院已经建设和运营五周年,通过多年探索相关的服务模式也逐渐成熟,。升级后的宁波云医院平台拥有互联网医疗、公共卫生、家庭医生、医药、护理、医保六大领域33个子系统,可以提供家医网上签约、网上诊疗、药品配送入户、双向转诊、居家护理、专家远程会诊、健康评估报告等服务,覆盖诊前、诊中、诊后,居民可以用“一部手机掌管健康”。“自助微诊室+智慧云药房”走进社区和边远地区,居民结合可穿戴设备,可实现自检、问诊、结算、购药等全流程自助服务。人工智能在基层医疗辅助决策、影像检查、眼底筛查等应用开始布局。5G技术应用让临床、影像、心电、超声等远程诊断效果得到优化。今年推出的“共享医生”、“共享药房”服务,助力解决基层“看病难”、“配药难”问题。
当然,这五年的过程并不容易。刘积仁说:“不容易是因为云医院超越了传统的医疗模式,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这几年就是创新的过程,挑战自己的过程。”
医疗的工程化将推动优质医疗资源的创造、规模化和普及
我们现在回到开篇的问题,医生应该是艺术家还是工程师?刘积仁问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正是东软在大健康领域探索多年的一个感悟:“我们的医疗如果没有艺术,它怎么可以创新?但是我们每个医生都是艺术家的话,那我们的医疗就不可以持续了。”
当前,好医生是稀缺的,这个职业高度依赖个人,如果他们不具有可传授、可复制的能力,不能工程化,也就很难普及,无法形成普惠式的医疗。今天,所有产业都在讲大数据、AI,在医疗行业通过大数据和AI,就可以将好医生的能力工程化、标准化,变得可复制、可规模化,这是今天所有医院在探索的一个重要目标。
中国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平衡,大医院的医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也有更丰富的病例。而病人都不愿意去基层医院,那里的医生几乎没有机会看到多少病例。医生之间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少数好医生集中在三甲医院,但数量庞大的基层医生被限制发展。
“我认为工程化十分重要,我们看到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诊疗水平上的差异所形成的鸿沟,就是缺少工程化思维造成的问题。”刘积仁表示。
社区医院或乡镇医院,国家投了很多钱,但是病人不愿意去,无论大病小病都往三甲医院跑。通过云医院平台的模式,将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连接起来,并通过赋能、分工与协同,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能力。以前他们只能打针,换药,以后可以通过云医院平台,通过协同门诊让病人不出社区、乡镇就可以看到大医院的医生,把一些常见病的诊断都消化掉,让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的作用。大病、疑难病再分层到大医院就诊。常见病、慢性病、院后康复期的病人可以通过家庭医生开展慢病管理、上门护理等服务,并通过“共享药房”配药送药,基层医疗机构可以有更多的业务,提高运营收入。
而三甲医院投巨资建最好的大楼,配备最好的设备,最好的医生,但很多时候名医只在看常见病,病房也被普通的打针输液占着床位,没有办法把些设备、医生的能力发挥到最大。通过云医院平台的模式,把资源重新分配,大医院集中精力做一些更为复杂的疾病诊疗,这就使得大医院紧张的医疗资源都用在“刀尖”上,疑难病人也不再为挂不上号、没有病床住不上院而发愁。
前面讲到的案例,都是以东软熙康云医院为平台,连接各种大大小小的医疗资源,医疗资源都通过工程化的手段变得可普及、可拷贝、可监控、可度量。病人需要什么资源,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去连接。通过这种模式,我们发现云医院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医院,通过所有资源的重构,形成全新的医疗服务方式。
以前,行业里进行了很多互联网+医疗的探索,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互联网挂号、移动技术等解决便利性的问题上。而东软熙康云医院探索,则是将目标确定为创造医疗资源上,让好医院更大,好医生更多,让大医院、大专家好的医疗服务路径工程化、透明化,实现新医疗模式的创新。而互联网挂号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医疗流程,只是把挂号这件事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今天云医院的变革则是对传统医疗模式的改变,把所有的医疗资源重组,再围绕病人的需求协同,给病人最适合的、最恰当的、最需要的医疗,这样避免了过度医疗,也改善了医疗资源的不平衡。
“AI不仅是用来解决我们最好的医生看不了的病,而迫切的是让那些不怎么好的医生可以看的比过去好。如果所有不怎么好的医生可以提升10%,比我们最好的医生一天多看一两个病人更有意义。” 刘积仁认为,“医疗与技术融合的时代,把医学从艺术变成工程,这是时代发展的基本需求。这个空间十分大,所涉及的领域也十分宽。”
我们知道,新零售不是简单的线上线下零售融合,而是通过技术对“人”、“货”、“场”三要素重构,让消费者在任何需要的场景都可以连接到他需要的商品或是服务。从这个角度看,东软熙康云医院在干的事,也不是简单的互联网+医疗,而是一个新医疗生态。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