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身经历,你可能不会想到,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全球计算产业会杀出一匹黑马——华为。
在传统计算时代,英特尔与AMD的相爱相杀成为计算产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到了以人工智能计算为代表的新时代,英伟达的异军突起让计算产业迎来了久违的变化。而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华为在处理器、服务器、操作系统等领域全面释放出的“洪荒之力”,让整个计算产业风云突变。原来华为在计算领域蛰伏已久,只是从未显山露水罢了。
去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了昇腾310 和昇腾910 AI处理器 ,开启了打造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征程。而在今年的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基于昇腾910的AI训练集群Atlas 900、Atlas800、Atlas 300共3款人工智能新品的发布,则标志着华为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已经全面落地。同时,大会还对外发布了鲲鹏主板、鲲鹏开发者套件,并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倾力打造鲲鹏计算产业。
从华为最新发布的产品所覆盖的领域可以看出,这些产品已经遍布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AI计算、通用计算等多个领域。这也意味着,华为在计算领域已经悄然成为该领域全产业链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如此,许多新产品的性能也在行业内居于领先地位。
这是否意味着华为要在现有的计算体系之外再造一个独立的、封闭的计算体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管是处理器还是操作系统,华为所秉承的都是开源、开放的精神,通过开放给生态伙伴,共同推动计算产业的发展。
算力需求指数级增长 后摩尔定律时代到来
在计算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摩尔定律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摩尔定律形象地描述了计算产业的发展规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
如今,摩尔定律中关于性能与价格的发展走势已经无法继续维持常数的比例关系,一方面,随着制造精度的不断提升,芯片的设计制造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涌现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也使得通用CPU已经无法满足算力的需求增长。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年新增数据20ZB,AI算力需求每3.5个月就会翻一倍;这一速度已远超摩尔定律关于性能翻倍的周期。来自OpenAI发布的研究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2012年至2018年,人们对于算力的需求平均每年增长10倍。未来,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普及,不仅数据量将会呈现爆炸式增长,计算场景也将更加多元化。
AI算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与计算模式的变迁密不可分,传统的计算模式是基于规则的计算,这种计算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人口普查、弹道计算等问题;但并不适用于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实时翻译等。相比较而言,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华为认为,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成为了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基石。华为副董事长胡厚崑表示:“基于统计的计算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预计5年后,AI计算所消耗的算力,将会占到全社会算力消耗总量的80%以上,基于这样的变化,我们认为计算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智能时代。”
在懂懂笔记看来,在算力需求的增长远大于计算性能提升的今天,计算产业线性发展的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必须寻找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应对算力的需求;而这无疑给那些在意图布局未来计算产业的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早年间,在计算领域一直处于跟随角色的华为,如今顺应计算产业发展趋势,在未来趋势真正到来之前提前布局,这一点深得“蛙跳战略”的精髓。
冲出亚马逊 华为要释放最强算力
在去年的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全栈全场景AI战略后,持续稳步而有序地推进战略执行、产品研发及商用进程。今年8月23日,昇腾910、MindSpore的推出标志着华为已完成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的构建,标志着华为AI战略的执行进入了新的阶段。而在今年的全联接大会上,伴随着最快AI训练集群Atlas 900的发布,华为智能计算业务部总裁马海旭再次发布两款基于昇腾910的Atlas新产品:算力最强的AI训练卡Atlas 300与AI训练服务器Atlas 800。至此,华为基于昇腾910和昇腾310 AI处理器,完成了Atlas全系列产品的布局,可以为训练和推理提供超强算力,实现了全场景部署。
懂懂笔记认为,如今华为在计算领域的全线出击,正在冲出传统计算产业的“亚马逊”。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表面上看,华为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在计算产业的全面突破,但事实上,在“蛙跳战略”的背后,隐含的则是华为在这些领域十数年的研发积淀。所谓的人生开挂,不过是厚积薄发罢了。
正是基于过去的多年积累,才有了华为 Cloud & AI产品与服务总裁侯金龙那句豪言壮语:“我们在计算产业的追求是:为世界提供最强算力,让云无处不在,让智能无所不及。”
据了解,早在2004年,华为就开始投资研发第一颗嵌入式处理芯片,历经15年,目前投入超过2万名工程师,形成了以“鲲鹏+昇腾”为核心的基础芯片族。目前,在计算架构方面,华为已经成为业界唯一同时拥有“CPU,NPU,存储控制,网络互连,智能管理”5大关键芯片的厂商。在芯片研发上,华为一直按照“量产一代、研发一代、规划一代”的节奏,持续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并确保其兼容性,持续推动整个计算产业向前发展。
不止如此,华为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openEuler同样也是公司近10年技术积累的一次集中体现。此前,华为服务器操作系统早已在内部的通信、存储、云等产品中广泛使用,部署超过10万套。如今,华为又基于对鲲鹏处理器的深刻理解,在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度优化。
鲲鹏主板同样也继承了华为自身在硬件方面30多年的研发与制造经验,并融合了多合一SoC、xPU高速互联、100GE高速I/O等关键技术,不仅搭载了鲲鹏处理器,还内置了BMC芯片、BIOS软件。华为有超过30年的硬件研发与制造经验,各种硬件主板出货量累计超过10亿块。
而基于昇腾AI处理器打造的Atlas全系列产品,更是实现了对云、边、端的全场景覆盖,可以为训练和推理提供强劲算力。借助统一的达芬奇架构和全场景AI计算框架,Atlas全系列产品可以实现云边端协同,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再造提供充足动能。
处理器、主板、操作系统、数据库……在这些构成计算产业最基础的领域,华为如今都已经完成布局;不仅如此,最新发布的产品中,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也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算力。这种几乎“All in Compute”的做法也印证了胡厚崑对计算地位和价值的诠释:“华为并不只是一家做联接的公司。在我们看来,要支撑未来的智能世界,联接和计算缺一不可。事实上,联接和计算这两大技术,就象一对孪生兄弟,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全干不等于“全干” 开放才是核心要义
纵观当下的计算产业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英特尔、AMD、英伟达,还是IBM、微软等,他们或专注于底层处理器,或专注于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或专注于服务器、存储等产品。除了当下的华为,还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囊括计算产业所涉及的所有领域。
即便如此,华为所奉行的商业策略并没有改变:“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华为的规划中,未来并不直接对外销售处理器,而是通过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应用开发和迁移的方式服务合作伙伴,优先支持合作伙伴发展整机。
在懂懂笔记看来,在计算产业,华为的全干指的是“全能干”,而且干得还不错,起码产品过硬;但“全能干”并不意味着“全都自己干”。这一点从今年全联接大会上,华为发布的一系列开放策略可以清晰看出。
不管是底层芯片、鲲鹏主板,还是上层的openEuler、GaussDB,华为在打造一系列产品的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开放、开源计划。
在主板方面,华为将开放鲲鹏主板接口规范和设备管理规范,并提供整机参考设计指南,同时全面向伙伴开放华为的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这样一来,合作伙伴就可以基于鲲鹏主板和整机参考设计指南,快速开发出自有品牌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产品。
在数据库方面,华为继今年5月发布GaussDB数据库后,在此次全联接大会上又宣布开源GaussDB OLTP单机版数据库。据了解,名为openGauss的开源版本将于2020年6月全面上线,可实现对企业70%以上数据库业务场景的覆盖;同时,华为还将支持合作伙伴发展自己品牌的数据库产品和应用。
在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华为也宣布将开源服务器操作系统,并命名为openEuler。华为此举也是为了让合作伙伴能够更加快速地开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不仅如此,华为还将支持合作伙伴发行基于openEuler的商业版,支持各行业主流应用和软件迁移到基于openEuler的操作系统上。如此种种,都是为了更好地构建基于openEuler的生态,从而让这款已经在华为内部得到验证的服务器操作系统,能够帮助更多的企业。
众所周知,生态对于计算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没有生态伙伴之间的密切合作,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之间就很难真正形成合力,全面释放出自身价值;不仅如此,没有生态伙伴的鼎力支持,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很难做强做大。对于华为来说,在计算领域自成体系的同时,要真正在计算领域最强做大,进而让智能无所不及,就必须秉承开放的策略。
为了更好地支持生态发展,未来五年,华为计划投入15亿美金用于发展产业生态。在华为看来,鲲鹏和昇腾就是树根,根深才能叶茂。因此,华为不仅将持续投入鲲鹏和昇腾的研发,还将与产业链上的伙伴们一起努力,让计算产业枝繁叶茂,共享“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2万亿美元市场”的红利。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