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娱 | yiqiduyu
距离《隐形守护者》终章上线、移动版发售已经过去一段时间,其制作人Demi获得英国BAFTA的展奕计划奖项的消息传来,这也是互动影像界首次获得国际上专业的高度认可,再次在行业、甚至用户层面掀起波澜。在获奖采访中,Demi笑着总结自己的耗费两年来的拍摄心路历程:“我的执着碰上我的幸运,还有背后的支持,才有这个结果。”
从影像实验走到行业突破
被称之为“英国奥斯卡”的BAFTA不仅在电影圈名声赫赫,在电视、娱乐、游戏领域同样颇具影响力。其旗下的展奕计划(BAFTA Breakthrough)在行业人才的发掘贡献上一直都有目共睹,它曾将荷兰弟和黑豹妹妹扮演者莱蒂希娅·赖特推向国际舞台。此次首次进入中国更是由在国内极具美誉度的抖森担任形象大使。
首届中国展奕计划只评选五位行业新星,凭借《隐形守护者》在互动影像领域的成功,Demi成为五名有实力的幸运儿之一。Demi的幸运,在于BAFTA看到了互动影像这一新兴领域的兴起过程中,不仅有着Netflix这样的大厂商试水,更有着具备多领域经验的小团队在互动体验层面的独特创意。
无论是大厂商还是小团队,只要投身于互动影像首先要完成一个命题的解答,即传统影视行业如何超越既有的影视体验,让其更具有互动感。准确的说,这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影视内容,而可以说是一个“超影视”的新领域。Demi及其团队凭借对内容和形式的双重理解,造就了《隐形守护者》在互动影像领域超越时间线的表现力,某种程度上而言提升了这个品类的准入资格和成功门槛。
现在,让我们回到Demi的这部作品——《隐形守护者》,互动影像为何能吸引到影视行业及互动娱乐行业从业者屡次尝试,而这部作品又缘何获得BAFTA如此高度的青睐认可呢?
体验与内容可以有新的可能性
我们通过文字、画面和影像来体验不同的内容,并经由个人化的理解获得千变万化的体验感受,即所谓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开始时,文字带来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这种被动的感觉比较朦胧,但随着具象化内容的出现,想象的边界开始出现,我们发现这种内容体验的被动性越来越明显。直到以“游戏”为代表的互动内容的普及才得以改变,互动使得体验者可以主导内容发展,被动的体验成为了一种主动的选择。
特别伴随当下Z时代消费群体的体验期待变高,他们不仅希望和内容产生互动,更希望互动和选择可以参与其中。在这一点上,互动影像的出现真正让体验者感受到,在传统意义中的“线程叙事”之外,我们其实能以非线程的方式了解的更多,甚至可以选择内容、改变内容。正如在《隐形守护者》当中,当肖途面对重新获得与组织联系的机会时,去或者留就凭借你的本心去抉择了。
按时髦的话说,这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内容体验上的“变革”,内容的创作者不再是过去那个拥有上帝视角的“造物主”角色,而更像是提供了一个场景,或者说一根故事的线头。即便这种创作依旧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革新。我们依旧以主角《隐形守护者》为例:
第一:故事不存在他者。
第二:故事的不确定性由体验者确认。
第三:情感的代入和满足。
互动影像所有优秀的内容本质上都是在讲故事,而故事的魅力在于未知。就像我们小时候听大人们说起的时候,会不断的问:然后呢?只不过,像《隐形守护者》所呈现出的互动体验而言,这种“然后呢?”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也在于体验故事的方式。让故事外的人变成故事里的人,让旁观者变为局中人,这是内容创作的终极目标,这同样也是互动影像天然的属性。
这个垂直领域没那么好做
很多制作人和影视内容创作者都曾经小范围尝试过构建影视和观众的互动机制。通过为影像添加更多剧情,甚至一定程度上赋予角色多面属性,在传统的影视行业这种努力延续至今。
在最近热播的韩剧《偶然发现的一天》中,编剧更是能开出“动漫主角现实化”这种脑洞。当主角们一一“觉醒”,尝试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又因为与正在更新的动漫设定不符造成时空错乱,笑料百出。至于更早年之前,以“时空穿越”、“蝴蝶效应”等等为母体的影像作品,也在不断探索内容本身的多变性和可塑性。
但这显然不是真正的互动,原因还是之前提及的载体上限。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现和硬件终端的普及,真正可交互的内容体验成为可能,但结果是大多数作品都陷入龃龉。这是因为多剧情的自由性带来的是对故事细节和逻辑的高要求,观众在自主参与内容的走向时,细节和逻辑的不适配会让作品变得容易“露馅”,平庸无伤大雅的选择又难免会造成选项的多余。
在《隐形守护者》当中,剧情被设定在选择聚焦新中国成立前那段混沌年代,人物的多种身份属性也充满了时代合理性。这个时代下,生与死,正与邪近乎相驰的概念,可以在角色和故事之间被完美的杂糅在一起。当“你”面对荣银海时,是否愿意相信这个唯唯诺诺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是不是真的背叛追随了数十年的徐先生;当“你”作为高源的手下在总统府选择攀上高枝,又是不是真的因为存活而选择背叛了自己的初衷?
如前所述,《隐形守护者》的故事体验,本身得到了互动影像这一品类的加持而充满了体验上的戏剧张力。但这并不是说,所有以互动影像为形式的故事,都具备这一品质。而《隐形守护者》的魅力就在于,它将一个充满不确定的故事,在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体验当中,让观众去感受自己与主角的“同呼吸共命运”。
要做好这一点,实际上是很难的。Demi的做法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实现逻辑和心理上的自洽。也就是说,每一次选择背后,充分实现了人物内心上的逻辑补充和自我理解,即行为的合理性,这一点,读娱之前已经有过深度的分析《互联网娱乐的下半场,互动影像抢先开启新赛道》。
另一个技巧,则是策略性。在剧情的行进过程中,并不因为情节选择的“分支”而打乱了叙事节奏。所有“肖途”,都是为实现“潜伏成功”而行进的,当我们体验内容时,手握“是”和“否”的按钮,虽历经千帆,百感交集,但终将在“红色芳华”相遇。据Demi称,这个故事单脚本的文字量就达30万,但可以在小小的十章当中聚集、弥散,最后殊途同归,而避免了掉入诸如《黑镜:潘达奈斯基》里的那种沉闷陷阱。体验者游走在生与死的边缘,在相信还是背叛之间,共同参与了一场策略和价值观的体系搭建。正如英文中的作者,常常被用以“storyteller”来称呼一样,在《隐形守护者》的众多体验者当中,皆有故事内省的逻辑合理和叙事策略的建设,发酵出了不同的“storytellers“。
行文此处,不仅突然冒出一个疑问:是不是互动叙事本身的策略性要求,意味着不是《隐形守护者》成就了这段谍战故事,而是这段故事成就了《隐形守护者》?各种迷思,相信玩过的人也会有自己的判断。但互动影像一定是非常挑故事的,这或许才是没那么好做的真正原因。
互动影像的“隐形守护者”
回归作品本身。《隐形守护者》在内容表现上,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定制,通过为照片加上了动态风格,一方面让故事具备漫画式的分镜表现力,同时也充分兼顾了数字时代所独有的用户习惯,保证了故事体验的连续感,真正从场景的角度出发来创作内容是互动影像的创作者们某种意义上应该具备的“互联网思维“。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隐形守护者》也并不是100%完美的,纵使细微到场景,也无法改变,在线加载一定会存在的传输限制了体验的稳定性问题。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在关键剧情当中,流畅性,个别人物的情绪变换,会因为关键帧的延迟而造成唐突,而一些篇章也存在部分结局结束的些许仓促的瑕疵。
不过这些这丝毫不能掩盖《隐形守护者》之于互动影像的意义。即便是人人高喊“内容为王“的当下,各种内容平台层出不穷,我们反而发现真正沉下心做内容的作者并不多见。而作为内容消费者的每个人也同样变得更加没有耐心,或许”波动量子阅读“这类骗局的流行,也是某种时代必然的产物吧。因此,当我们看到《隐形守护者》的时候,才会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解构和报道。因为这或许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一个范本,它不仅是在创新地讲故事,更是在用心地讲故事。
互动影像,无法投机。在反复打磨的故事创作之中,用汗水和坚持把这个有趣的故事传达出来。同时也告诉后来跟上的人,这里不再是内容和互动随便组合就可以成功的投机场所。这是一个需要反复去打破原有的多剧情桎梏,同时需要拥有强壮的叙事策略。这大概就是BAFTA为Demi和《隐形守护者》“授衔”所带来的行业意义。
互动影像的未来还很长,在到达路的末端之前,《隐形守护者》做到了不后悔,体验过后的朋友更不会后悔。你呢?
*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