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若谷
近日,随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的播出,再一次将观众的注意力聚焦在主持人这一行业。
近年来,随着台网综艺节目的崛起,节目形态日益多元化,文艺类节目主持人原本是主控全场,如今功能弱化,生存空间日渐狭小。在过去,一般是娱乐性强的文艺类节目主持人更受观众喜爱,但从今年下半年观众对于不同类型主持人注意力的天平发生了转变。
今年7月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推出了短视频栏目《主播说联播》,其间金句不断,变成了时兴的硬核网络用语。而到了近期,在网络上先后出现了主持人康辉的系列vlog、央视BOYS等热门话题。在高曝光、高关注、强话题的网络舆论环境下,这一群央视新闻主持人也相继成为了“新晋网红”。
相对而言,新闻类节目主持人成为话题中心人物实属少见。文艺类主持人奔向四方,新闻类节目主播“粉墨登场”,这一现象背后又释放着何种行业信号?
文艺类主持人分流,进入流量变现新战场
近年来,随着真人秀比重加大、棚内综艺的式微,专业的主持人的刚需在减少,其存在的功能和比重在弱化。
在这一背景下,主持人也顺时而变,在行业内曾掀起过跨界风潮,或是身兼主持人、制片人多重职位,比如,董卿与《朗读者》、朱军与《信中国》、汪涵与《天天向上》均是这样的合作关系;或是向演艺圈横向拓维,原湖南卫视主持人孙骁骁、KK等人均向演员转型,或是开启个人副业,向服装、餐饮等快消行业进军,比如,吴昕自创小飞象、泰子椰等品牌,杜海涛自创熊先生、香蕉打卡等品牌。这一行业风向持续了数年,但在今年发生的转变,更多的主持人选择了另择它业。
这一年,原北京卫视主持人栗坤辞职,创办了名为耐飞的影视生态公司,这一年,原湖南卫视节目主持人李湘淡出荧幕多年以后,转型成为了极具号召力的带货主播,这一年,曾先后在浙江卫视、湖南卫视的主持人的朱丹在爱奇艺《做家务的男人》中担任演播室观察员,在舆论的引导下成为了“卑微丹”……这些原为一线卫视的“当家花旦”们先后退出主持人舞台,奔赴其他行业是当下的缩影。
除此之外,随着近年融媒体的速度加快,主持人们大都依托个人影响力,与MCN机构合作,入驻小红书、抖音、快手等平台迎来事业的第二春。就以湖南卫视的女主持人为例,新闻主播刘梦娜在小红书种草母婴领域的产品;张丹丹入驻抖音,开设“张丹丹的育儿经”账号,带货48小时成交55万;晏维则是聚焦美妆时尚,曾一次性卖出600多盒眼影……在MCN的合作模式下,主持人们的事业方向迎来了拐点,进入了短视频平台这一新战场的他们利用自身积累的流量快速实现了商业变现。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融媒体大潮成功打破了主持人无节目可主的尴尬局面,开辟出新的事业分支。从某种程度而言,主持人通过与MCN机构合作,借助个人的知名度和带货力与品牌方进行内容合作,最终实现商业变现,这一逻辑是与李湘直播带货的本质是相同的。
对于这一局面,只能说主持人行业正多元化的发展,主持人这一身份的边界正在拓宽,但从狭义的传统视角来看,当下的这一方式并未让主持人重回舞台C位,可以说是“治标不治本”,所以,主持人这一职业当真是“明日黄花”了吗?不,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新闻节目主持人正个性化出着圈。
新闻主播个性化出圈,接地气成就更多可能
头脑担当康辉、颜值担当撒贝宁以及手语担当朱广权这三位主持人被网友组成了央视BOYS将被送出道,而“被遗忘”的四字弟弟尼格买提则在微博上称“心中再无三字和二字哥哥”,这一隔空互动言论也引发了不少网友调侃,称“这些年的感情,终究是错付了”。
从今夏开始,被称为“怼言大师”的康辉在国际锐评所说的“令人喷饭”、“奉陪到底”等金句上了多次热搜,而在近期的《主持人大赛》中,其一针见血、条理分明的专业点评更是让人信服,外加发布了系列vlog,揭秘了央视总台内部景观,甚至还展示了新闻联播主播手里的稿子,解答了观众朋友们多年以来的疑问,内容高大上,视角却亲民,在新媒体平台上互动产生了极好的联动宣传效果。
再看撒贝宁,严格意义上来讲,他并不属于新闻主播这一类别,但却又是被“捆绑出圈”。从《今日说法》《开讲啦》等节目到《明星大侦探》《放学别走》等节目,将严肃理性又有梗逗趣的双面个性展现出来,外加缜密的思维能力、标志性强的个人风格,让撒贝宁在新闻与综艺两大领域当中如鱼得水。
撒贝宁的成功跨界成为了行业榜样,在《主持人大赛》中,有一对夫妻档新闻主播,其中妻子孟语凡在比赛中与丈夫错峰竞争,跨界选择了文艺类主持的比赛,这一现象也正说明着主持人从新闻类向文艺类转型亦非异事。
被网友称为“段子手”的主持人朱广权一如既往在电视机中一本正经、字正腔圆播报新闻,擅长与时俱进地结合社会热点,在新闻播报中适时地融入了秋裤梗、明学梗,蹭的一波好热度,从“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到“热得你走出半生,归来全熟!”等系列金句带动央视新闻成功出圈。在这一系列的金句背后,网友还脑补了朱广权与手语老师“相爱相杀”的剧情。
整体来看,这三位主持人出圈的背后,是整个电视新闻从语态到传播多维度变革的集中体现,加强了平民化的口吻,用通俗语言传递主流声音,加码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推进新闻内容进一步的下沉,这一系列接地气的亲民操作也成功地磨灭了新闻与观众之间“最后一公里”的心理距离。
主持人市场容量不足,神仙打完架然后呢?
此次《主持人大赛》面向全国主持人,在从业经历上不设门槛,以同一标准来考核业务能力,更像一次“年终审核”,在首批60强选手中部分是尚在学校有相关经验的学生,还有部分是已经在职的电视人,以竞赛的形式集中展现个人的业务能力,邹韵、果欣禹等人脱颖而出。
《主持人大赛》作为搭建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才的国家级竞争平台,其举办的初衷是力求选拔出一批具有文化素质好、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人物个性鲜明的优秀电视节目主持人,为中国电视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力量。
其实,主持人断层这一现象在卫视平台显现更甚,针对这一情况,湖南卫视曾推出过职场历练主持新人的节目《青春好样的》,由1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主持新生,以湖南卫视试用员工的身份,进入主持新生特训营开启人生中一场特殊的“职场菜鸟成长记”。从节目形式来看,考核不止局限于声台形表,更注重“人”的养成,包括职业习惯、团队协作能力等多方面的养成。
尽管各大平台先后推出了主持人相关的节目,但客观而言,当下主持人的市场容量依然有限。就以《青春好样的》为例,节目中19位新生主持除了李浩菲常驻《快乐大本营》之外,其他新生主持鲜少在湖南卫视相关节目中出现,依然还是《快乐大本营》和《天天向上》两大栏目主持人以及“天天四小花”为主,其中,吴昕、沈梦辰等也有向演员偏移的倾向。
也就是说,尽管行业内认为当下主持人生态里断层严重,人才迭代后劲不足,但实质上更多的是僧多粥少的局面,播音主持专业的就业率极低。因此,主持人们也不得不多元化的发展,也就出现了或跨界或另择业等人才流失的情况。
当下,文艺类主持人向其他行业分流,新闻主播们正IP化努力破圈,而AI类主持人也正入局抢占市场份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有限的市场容量面前,哪方活下来都不容易,因此,在观看《主持人大赛》的选手们如同“神仙打架”般晋级时,也不由得想问一句,晋级了,然后呢?
文艺类主持人靠人气卖力带货、新闻类主持人正努力带梗出圈,在这一背景下,《主持人大赛》神仙打架,也奈何不了主持行业“日落西山”的职场生态。恰逢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下半场,可预见的是,扎实的业务功底将多元化的运用,不再局限于文艺、新闻两大类别的电视节目当中,其功能将会进一步泛化,纯主持人属性的艺人比例将缩减,平台与个人捆绑渐弱,个人IP品牌效应渐强。
*原创文章,转载需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