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互联网内容变革的两种理解。
搜索,互联网版图里的兵家必争之地。
2月21日,今日头条正式上线独立的头条系搜索产品——“头条搜索”APP。
对于DAU高达7亿的字节跳动而言,此举是否会再次改变移动互联网格局?
01 崛起的巨头
2012年3月,今日头条正式成立。今日头条最大的特点是“算法推荐制”,即基于个性化推荐引擎技术,根据每个用户的社交行为、阅读行为、地理位置、职业、年龄等挖掘出用户的关注点,从多个维度针对用户进行个性化推荐可能符合用户习惯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包括狭义上的新闻资讯,还包括音乐、电影、游戏、购物等多元性内容。
算法推荐制,成为了字节跳动的核心技术——从抖音,到已经进入坟墓的内涵段子,无不“赢”在这里。
而快速的技术超车背后,是一场针对行业的头部公司残酷而直接的人才竞争。
从西二旗到知春路,不过10来公里,这条路线,也成了百度到今日头条的“迁徙”路线之一。
这场“大迁徙”始于2014。
2014年7月,和张一鸣同级,在2005年计算机系毕业后就加入百度的杨震原,来到了张一鸣的麾下,成为了如今今日头条的元老之一。此前今日头条已经换了3个技术 leader。杨震原的到来,可以说一举奠定了今日头条的技术基础。
在来到今日头条前,杨震原在百度的职位是网页搜索部技术副总监。加盟今日头条后,杨对今日头条的技术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升级,并主导了今日头条早期的推荐和广告,以及暴力获取信息的爬虫“bytespider”。今天的杨震原已经是技术副总裁,主要负责内容推荐和数据平台方面相关的人工智能。
在百度贴吧受到微博极大冲击,错过转型机会的洪定坤,也在那年选择了从百度离职。
洪定坤2008年起就职于百度,是百度社区内容的主要贡献者。2014年加入今日头条后,他担任技术总监,负责效率工程部,现在担任副总裁。
与洪定坤几乎同时间加入的陈雨强,曾是百度的网页搜索部首席架构师,2015年,在加盟今日头条一年后,他建立了头条精细大规模机器学习系统,上线了流式机器学习系统,搭建了今日头条的机器学习广告投放系统及评估体系,和随后到来的朱文佳,开始着手组建搜索团队。
在杨震原来到今日头条的第二年,曾经杨震原的左膀右臂——朱文佳的目的地,同样是今日头条。
在百度时期的朱文佳,是百度网页搜索部主任架构师,和杨震原一样,他们都是网页搜索部门的,不同的是,杨震原主要的工作方向现在已经转到了人工智能,而朱文佳则开始带领今日头条进入到了搜索行业。
2016年5月,百度美国深度学习实验室,少帅科学家李磊加盟今日头条,加盟后的职位是今日头条实验室总监。
2017年,朱文佳正式在今日头条组建搜索团队,如何将“推荐引擎”与“搜索引擎数”结合到一起,是他们想要突破现有搜索市场的目标之一。
这一年年底,原360搜索负责人吴凯也来了。他加入后,今日头条APP上,除了站内搜索之外,开始引入“站外”内容,被认为是今日头条进入搜索引擎市场的前奏之一。
到了2018年8月,今日头条APP的搜索功能,正式实现了全网覆盖。2019年8月10日,今日头条网页通用版搜索引擎正式上线。
至此,今日头条在完成继“值点”对标淘宝,“多闪”挑战腾讯之后,对“BAT”三家完成挑战,直接切入行业领头羊百度的腹地。
02 漫长的战事
中文语境下的搜索引擎大战,已经打了20年。百度从2000年上线,2001年推出独立的网页搜索引擎,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超过谷歌(Google),成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
这20年间,互联网圈对百度的挑战,从来没有停止过。
为了应对百度的崛起和强势,在全球攻城略地的谷歌,开始将重心转移到中国,以获取中国市场。这个早于百度开展搜索服务的公司,早在2000年9月12日就在自己的主站上,增加了中文界面,提供中文搜索服务。
2005年7月,如今的青年导师李开复加盟谷歌,并出任大中华区总裁。
2006年4月12日,Google宣布Google的中文名字为“谷歌”,谷歌正式进入中国。
谷歌的进入,拉开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战争,2006年成为传统互联网搜索引擎战争的关键一年,这一年前后,几乎中国当时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加入到了搜索引擎之战。
2010年3月23日凌晨3时零3分,谷歌公开发表声明,将搜索服务由中国内地转至香港。
谷歌退出中国,至今已经10年。退出中国市场时,谷歌市场份额为26%,从正式进入中国,到退出中国的4年间,市场占有率从22%上升到26%。
中国巨大的市场,刺激了中国原有的互联网搜索版图,除了已经败走的谷歌,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入局了搜索市场。
以模仿起家的腾讯,算得上是入局的重量级玩家。2006年3月,搜搜的beta版本正式上线,依照腾讯的惯性,依托即时通讯巨大的导流,以及捆绑“工具栏”的方式,获得了一定的市场。
但是,没有搜索技术的搜搜,随后陷入了发展困境。
2007年5月,上线一年的搜搜,才和谷歌签署技术合作协议,用来解决搜索体验问题。实际上,就是利用谷歌的搜索引擎,在搜搜的搜索页面展示搜索结果,在其网页上,明显的标注了“以下结果由Google提供”。
随后,“搜索结果里面不会有一项是广告”引入了Google Adsense,谷歌广告联盟,侵入了“绿色的商业化搜索引擎”的搜搜。
谷歌退出后10天,腾讯宣布成立“SOSO 搜索事业部”,这是腾讯第一次将搜索当做核心部门来进行设置。
可惜好景不长,2012年5月18日,腾讯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搜搜业务被拆分,分别并入移动互联事业群及技术工程事业群。
一个月后,缺少技术支持和广告系统的腾讯,又一次引入了互联网巨头,不过这次从谷歌换成了微软,腾讯 SOSO 成为微软 Bing 中文搜索显示广告和关联广告外部独家合作伙伴。
2013年9月16日,腾讯宣布以4.48亿美元战略入股搜狗,并将旗下的搜索和QQ输入法并入搜狗现有的业务中,腾讯将持有新搜狗36.5%的股份。
SOSO品牌就此消失,腾讯放弃自建搜索引擎的业务,腾讯的退出,是给那些 “搜索引擎”没有技术含量的人,狠狠的抽了一记耳光。
搜狐是四大门户中,对于搜索起步最早的一家。作为搜狐的子公司,搜狗搜索于2004年8月3日推出,目的是增强搜狐网的搜索技能,主要经营搜狐公司的搜索业务。
围绕搜狗搜索,开发了输入法、浏览器等产品,尤其是搜狗输入法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搜狗搜索的市场份额,尤其输入法和浏览器捆绑首页的方式,虽然给人们非常非常不爽的体验,但是在初期的确对攻占市场和培养使用习惯,带来了很大的效果及提升。
2010年8月9日,在谷歌退出中国后,留下的巨大市场面前,搜狗选择了独立出来,并引入了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之后,腾讯现金投资及注入资产,成为搜狗的股东。
2017年11月9日,搜狗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二家上市的搜索引擎公司,上市时,搜狗的综合占比3.6%,位列第三。
网易的搜索业务,上线于2006年12月14日,直到一年后,才推出正式版。
和搜狗一样,有道搜索的切入点是词典和翻译。依托词典的装机量和翻译的刚需,有道的市场占有率一步步也就起来了。
之后,围绕有道词典,相继推出了有道精品课等极具创造力的产品。
2019年10月25日,有道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三家独立上市的搜索引擎公司。但是有道依旧没有成为搜索引擎的一级,也就是没有成为主流。
新浪是唯一没有独立上线全网搜索引擎的门户网站,只建立了一个站内内容搜索。
360搜索引擎的上线,被称为是百度在搜索领域碰到的一次最大挑战。
2012年8月16日,360推出综合搜索,初期的360搜索,利用二级域名,整合了百度搜索、谷歌搜索内容,可实现平台间的快速切换——360搜索可以切换谷歌搜索显示内容,被认为是谷歌借到360重返中国市场的一部分,但是后来被否认。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360通过对谷歌内容的显示,无疑是增加了其对用户的吸引力,上线一个月,市场占有率便超过10%。
2014年8月,360搜索达到了最高峰,市场占有率超过30%。当然,百度仍然占据榜首位置,但其搜索份额不断遭受蚕食。要知道谷歌退出后,百度搜索份额一度飙升至80%。
但好景不长,此后360搜索一路下滑,对百度的威胁渐行渐离。
03 火拼移动端
百度依旧是最先进入手机端的搜索引擎。利用百度APP、简单搜索APP两个软件,百度继续巩固着移动端的市场。同时,百度网盘、好看视频等亿级装机量的APP,也给了百度在移动端搜索构建了一定的护城河。
阿里的搜索引擎,其实早就是市场前端了,当然这只限于阿里的站内搜索。阿里的全网搜索,源自于对雅虎中国的收购,之后成立“一搜”。
直到2014年6月11日,阿里全资收购UC,业内估值为50亿美元(超过300亿人民币),创造了当时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大的并购事件新纪录。
在传统互联网搜索上,不能有所起色的阿里,想借助UC完成移动端的信息入口。UC早在2010年就推出了“搜索大全”,进入移动端搜索引擎市场。
2013年,阿里入股UC,并整合了阿里巴巴“一搜”的团队和业务,开始发力移动端搜索。
2014年4月28日,UC正式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共同发布旗下移动搜索引擎品牌——神马搜索,并将“一搜”网页,指向了神马搜索。神马搜索是到目前为止,唯一没有网页版的搜索引擎。
阿里的移动端,依赖UC的装机量,完成了全网移动端第二的市场份额,实属不易。
腾讯是完全放弃搜索引擎市场了,但是还有搜狗,搜狗依托全网装机量第一的搜狗手机输入法,在输入框直接内置“搜狗搜索”的方式,取得了移动端搜索的巨大流量。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直观的看到,移动端市场占有率方面,百度为 87.63%,神马为 6.95%,搜狗为 3.97%,必应为 0.57%,好搜为 0.41%,谷歌为 0.36%。从趋势上来看,百度一直稳居第一,神马第二,搜狗第三,不过根据数据变化,百度一直稳步上升,而神马一直在下降,当然,搜狗也在下降,但是幅度很小,意味着依托搜狗输入法,搜狗很有可能下次统计,就超过神马了。
04 关于“信息流”的正面较量
今日头条的入局,被认为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百度遇到的最大一次挑战。
双方的战争其实早就已经打响。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开发方面,人才和资金可能更加易得,但是“数据资本”的超车,则不见得那么容易。
同时,附属在搜索引擎上的“内容生态”,更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建立起来的。这方面,百度、搜狗、有道等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已经有了护城河。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似乎是有意为之,百度在自家的搜索内容里,藏头“抄自百度”,多多少少是对今日头条“暴力”获取数据的警告。
在过去几年,百度在CEO李彦宏夫人马东敏的带领下,先后投资了知乎、果壳等内容服务商的项目,其代表百度背后的战略意图十分明显,就是要打造更好的内容“信息流”——信息流正式今日头条发家的杀手锏。同时,“百家号”的崛起,也似乎正逐渐弥补百度体系内原创内容缺失的现状。
这一端,百度APP日活高达1.95亿。原始用户的长尾效应和更高的数据积累,让百度从未失去过竞争力。
而另一面,2019年7月,抖音的DAU(日活跃用户)已经达到3.2亿、今日头条的DAU维持在1.2亿,依托今日头条、抖音两个流量池,张一鸣旗下所有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DAU已达到7亿,延伸至社交、游戏、电商、教育等各个领域,字节跳动转化流量的能力似乎更强大。
同样是搜索引擎+内容生态的布局,从宏观上来看,今日头条和百度的生态已经极为相似。可以预见的是,信息流逐渐成为互联网变现手段之一——百度在做,头条也在做,大家都知道如何做——只是,最终只能有一个赢家。
年轻的张一鸣和还算年轻的李彦宏,从西二旗到知春路十公里的搜索战争,横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内容变革的两个时代、两种理解——如今,正是他们一较高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