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文学研究家·钱钟书
一、
1980年5月,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来信刊登在《中国青年》上,名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在以激愤之词历数生活工作上的种种不幸后,潘晓写道:
“我今年23岁,应该说才刚刚走向生活,可人生的一切奥秘和吸引力,对我已不复存在,我似乎已走到了它的尽头。反顾我走过来的路,是一段由紫到红到灰白的历程;一段由希望到失望、绝望的历程…”
该信一经刊载,立即得到了广大青年响应。不出一月,社里收到2万多封来信。
全社会这才意识到:当今的年轻人啊,内心已经颓成浆糊了。
就在这时,李教授站了出来。
李燕杰是高知家庭出身。父亲是清华学霸,曾在诸多名校执教。耳濡目染下,投身祖国教育。1977年,历史转折,北京运输局请正在北师大任教的他做批判江青报告。李从“江女士为何喜欢《红与黑》《简爱》《飘》《基督山恩仇记》《红字》这五本书”的新颖角度出发,发表了一次轰动性演讲。
教授演讲,声音磁性,语言诗性。知识点,博古通今,哲理性,层出不穷。可谓集艺术性、思想性、时代性于一身。呼吁大家爱国、爱民族。于青年人而言,耳朵听到的是激情,心灵收获的是温暖,灵魂得到的是升华。
一个个如痴如醉、奔走相告。
一夜间,李教授声名远扬。连新华社提及“如何让青年学生接受政治性道理”这一重大问题,都特别总结了李教授的经验:“讲理论,有哲理;授知识,言有趣。”
两年后,李在上海文化广场对1.5万人做演讲,题为《德才学识与真善美》。前后6场,场场爆满。《中国青年报》拿出头版头条,赞他是启迪一代青年的人,“打开青年心灵之锁的钥匙,拨动青年心弦的琴师”。
上海人民出版社嗅觉灵敏,将其演讲汇编成册,推出一本《塑造美的心灵》。首印30万册,短短几天就被抢购一空。最终销量高达1000万册。成为80年代解冻期青年的必读书目,哺育一代中国人的“心灵圣经”。
翻开这本《塑造美的心灵》,我们可以看到诸多风格类似的经典语句:
“真正的强者,并不是压倒一切艰难困苦的人,而是不向任何艰难困苦屈服的人。”
“人是有巨大潜力的,当遇到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时,善于开掘自己潜力的人,方能展示自己的才华,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彼时,中华广袤大地上的迷惘青年嗷嗷待哺,拿到《塑造美的心灵》,一个个如饥似渴,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一本口味正宗的心灵鸡汤。
估计连李燕杰本人都没想到,这本以他演讲金句攒成的畅销书,就这么轻易填补了我国新历史时期在鸡汤领域的空白,为这一人文科学写作提供了重要的行业样本。
拓荒者的出现,往往就是这么不讲道理。
二、
作为“共和国四大演讲家”之一,李教授的金句虽然带着一股鸡汤味,但他毕竟是被胡乔木点名去欧洲开“巡演”的人,演讲主题,大开大合,担当的是对青年人的爱国教育和理想指引,具有历史厚重感。
而解冻期中的青年,听完邓丽君、读完朦胧诗、看完《庐山恋》后,身体中的人性慢慢觉醒。他们对文化的渴求,十万火急。
这时候,鸡汤也要聚时俱进了。
“潘晓”向全社会吐露心声那年,甘肃人民出版社找到胡亚权和郑元绪两位编辑,希望他俩能够合办一本杂志。胡、郑都是热爱文艺的理科生,研究了一通市面上的杂志,决心办一本文摘。想告诉我国读者:
世界上还有很多美好事物和高尚行为。
两人琢磨半天,也没想出刊名。直到郑的孩子病了,胡去探病,看到郑的香港朋友寄回来三本美国杂志《读者文摘》中译本,胡说:“干脆咱们就叫这个名字。”
名字定好后,两人遍览报刊、杂志,花了半年功夫组稿,请赵朴初先生给题了个字,终于在1981年4月送出第一期。《读者文摘》创刊号上,明确写着“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刊文中还有张贤亮的《灵与肉》。可见当时格调之高。
创刊号三毛一本,三万册很快卖空。
卖到第7期,发行量高达14万。三年后,销量基本稳定在180多万。
趁着80年代文化热,《读者文摘》以翻译国外文章、介绍西方思想为主,甚至推荐过卡尔维诺的小说,差点把自己搞成精英刊物。
但随着文化热退潮,杂志社意识到:要笼络更多读者,必须接近广大人民群众。
80年代中后期,《读者文摘》开始走通俗路线,刊登启迪心灵的短文。后来由于刊名侵权,它又改了个我们无比熟悉的名字。
那就是《读者》。
打那之后,《读者》便以精短故事、剔透文字和心灵鸡汤传教式的风格,变成一代代读者的精神粮食。每一个中学生,几乎都从它上面得到了心灵滋养,收获了作文素材,学会了熬汤行文,并实践到了考场中。
《读者》从此成为中华鸡汤批发市场。
当然,杂志起初并没有一味自降身段。尤其在80年代末,刊载的还是诸如席慕容、三毛、刘墉等人的手笔,向内地输出了一批文风玲珑、热爱生命的作者。毕竟那个年代,人民群众还没有在经济上和品味上彻底堕落,广大青年们,还是有一点人文追求的。
这就促成了汪国真的火爆。
初中毕业,汪国真撞上文革,当了铣床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与轰轰作响的机器为伴。从内心深处,他还是渴望诗意、自由的生活。1978年,汪终于迎来人生转折,在辛苦补习下自学完高中课程,顺利考入暨南大学。
那是朦胧诗、伤痕文学纷至沓来的日子,汪也不甘寂寞,每天如痴如狂地写诗。只可惜投稿无数,最终石沉大海。毕业之后,汪国真继续在京城各大编辑部、出版社间奔波,渴望诗作发表,却始终无人问津。
直到30岁那年,他的《热爱生命》突然被《读者文摘》登在卷首语。这时走群众路线的《读者》,给了他一次重量级曝光。汪国真的诗作,并不像纯文学诗歌那样充满复杂意象,需要极高阅读门槛。这大大缩短了有文化憧憬之心青年和诗歌之间的距离,让诗歌变得可爱、鲜活,易于把玩、传播。
《读者》先后刊发他十几篇作品。汪之声名,不胫而走。尤其在学生之间剧烈传播。据说北京一位中学女教师上课,发现学生不听讲,躲在桌下抄汪诗。回家后,向丈夫抱怨,结果他丈夫正是北京学苑出版社的编辑。
对方马上找到汪国真,要为他出本诗集。
这本诗集,就是《年轻的潮》。
除了这本诗集,山东有位叫王萍的女孩,在众多报刊上一首一首收集摘抄了汪国真的诗歌,集结成册,四处流传。最后得到汪国真的认可,集结成《年轻的思绪》出版。
1990年,汪迎来人生巅峰。《年轻》诗集系列,突破百万册。他的诗成为年轻人互赠箴言的首先礼物,成为通信时鼓励对方的真挚问候,成为学校男女们竞相传抄的恋人絮语。
那些通俗、易读,充满正能量、看似富含哲理的句子,深深打动一代青年的心,让他们领悟到了人生真谛。汪国真从此红遍华夏大地,甚至被讨论能否拿诺贝尔文学奖。
汪诗影响之大,令后世鸡汤从业者望尘莫及。多年来,读者就算没听过他的名字,也听过那句“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更别提2013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咱们大大都引用了他的诗:“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三、
身为掀起中国抄诗热的作者,汪的“鸡汤诗”被很多学院派的人瞧不上,认为他矮化了诗歌。但不管怎么说,在那个物质稍显贫乏人们都还愿读诗的年代,汪诗滋养了一代人青年的心灵,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
只是很可惜,这股抄诗热潮,两年后就被余秋雨老师摁在地上摩擦。余老师以一本《文化苦旅》大散文,让上到大学教授,下到贩夫走卒,都发出了厚重的历史喟叹,在民间和学院派之间实现了口碑双收。
然而,余老师到底是尽十年冷板凳之功,才掀起纸媒时代这一最后的阅读狂潮。
1992年,世道开始变了。
流行鸡汤,也不得不跟着变了。
那一年,俞敏洪英语培训班的学员越来越多,竞争对手分外警惕。老俞提着一桶浆糊去电线杆子贴广告,贴一张,人家撕一张。撕一张,俞敏洪贴一张。后来他再去,人家上来就给了他三刀,把他捅进了医院。为了解决此事,俞敏洪跑到当地派出所找人,请吃饭、请喝酒,又把自己喝到了病床上。
躺在医院里的俞老师肯定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能把这段子熬成鸡汤。
1992年,“资社之争”尘埃落定,国家轰轰烈烈地开上发展经济的快车道。那一年,上百万公务员下海,深圳搞出股票风波,老百姓一个个都坐不住了。历史所向,民心所向,连倒卖玉米都能发家,还读他妈哪门子诗啊?
拿乐评人金兆钧的话讲:“中国人刚开始挣钱,我们的老百姓会在很长时期内,先追求钱。”
俞敏洪老师,踩在了时代的钱列线上。
80年代末,别人还在抄汪诗,俞老师就靠贴小广告招来了几百个学生,站在汽油桶上开课赚钱。1993年,“新东方”成立。时至1995,学校发展到一万名学子,俞成了千万富翁,扛着一麻袋钞票给老师们发工资。
当年在中关村新东方总部报名处,人们可以看到一幅标语,上面写着:“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同时,老俞蜕变成了一名鸡汤导师。
一个农村孩子,3次高考,进入北大。北大5年,成绩平平,患上肺痨留级,死活找不到女朋友。同学都出国了,他却留校任教,不怕丢脸贴广告,最终靠着一张张小广告以及迎难而上的精神发家,这,简直就是逆袭标本。
对于历史转折中一个个本来唱着《一无所有》但突然间想要应有尽有的普通青年而言,由逆袭光环照射下的俞老师亲手煲出的鸡汤,那是相当对味,而且易于消化的。
从此,抛下诗歌和文化散文的中国人迎来了一种崭新的鸡汤熬法:励志。
无论演讲,还是出书,俞的主题都紧扣个人奋斗、人生理想、创业成功、命运逆袭这一系列主流话题。单看书名,什么《愿你的青春不负梦想》《大河奔流的精神》,什么《从容一生》《永不言败》,都透着浓烈的鸡汤味。
再读读演讲金句,也令人为之一振: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奔向大海。我们的生命,有时就像泥沙,慢慢沉淀下去。一旦你沉淀下去,也许你再也不用为前进努力,也就再也见不到阳光了。”
“不管现在是什么样,你都要有水的精神,不断地积蓄力量,冲破障碍,等到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奔腾入海,成就生命。”
除了列金句,讲故事也是煲汤不二法则。俞老师生命底子够厚,故事信手拈来。不管是考大学、追女神,还是贴广告、拼事业,一个段子反复洗稿,随时支撑他在各种场合不断讲出催人奋进、克服艰险的人生道理。
虽然俞敏洪家境其实没那么差,他出生到大学,吃了200多只鸡,老妈是村里第一个万元户,虽然他三次考上北大并不是因为笨,而是因为要帮家里种地,耽误了学习,虽然他在北大时没那么差劲,词汇量高达7万多,读了600本名著,但这并不妨碍喝汤的青年忽略他的个人天赋和历史机遇,以为像老师一样勤奋、不怕苦、放下自卑,就能成功。
同样煲汤的,还有咱们的李开复老师。
李老师11岁去美国读书,22岁从哥大毕业,年纪轻轻拿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学位,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在校开发出“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击败人类国际象棋世界冠军。之后在苹果任职,做到部门全球副总,后来加入微软,又一路升副总…这样的经历,简直成功范本。
在一个人人力求阶层突破、实现财富跃升、打破命运枷锁的时代,范本的故事、讲述方式,会迅速成为供一代青年吸食的励志鸦片。和俞不同的是,老李不搞演讲,人家发微博。
李老师接受采访时说:“把任何一条名言都归纳成心灵鸡汤,是相当不正确的,有些名人名言,可以让你领悟到新事物或者对你的前程有指导性,这两种我还会不断地发。你要把它叫鸡汤,那是你自己的决定。”
教育年轻人拳拳之心,一望可知。
剩下比较惨的,就是马云了。
自打阿里把江山打下来,酷爱演讲的马大佬的各种金句就在青年创业者中广为流传,一听就是行业鸡汤,一半都不是他本人说的。
但忠于奋斗的青年们,依然乐此不疲,争相转发。尤其当微信诞生后,马爸爸的假金句简直成了各路微商的朋友圈标配。
无论是正品鸡汤,还是假名出产,几乎都反映了商品经济时代下一群群渴求财富、地位和名誉的人们内心深处同样的焦虑。
这一焦虑反应到鸡汤导师身上就是:“行行行,你有钱你说啥都是对滴。”
四、
拼事业的要鸡汤,过日子的,同样要鸡汤。
随着生活水平提升,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疯狂生长。然而,汪诗已成历史遗迹,无法再适应新的文化需求。幸好这时,于丹老师拾典籍而上,登坛传道,为普罗大众打开了通往新世界的鸡汤之窗。
饭吃饱了,钱包鼓了,苦难和迷茫都过去了,历数生活中过不去的坎儿、放不下的难,人们开始追求一种新境界,俗称:修心。
于丹老师出现得恰逢其时。
和李燕杰一样,于老师出生在高知家庭。父亲学国学出身。她4岁听长辈讲《论语》,5岁读《红楼梦》,9岁爱上李商隐。别的小朋友还在搓尿泥,父亲就指着窗外春花,给她讲为什么要用“枝头春意‘闹’”了。
2006年,在央视担任幕后策划的于丹走向讲坛,成为继易中天之后的第二个爆款。左手《论语心得》,右手《庄子心得》,语言春风化雨,道理晶莹剔透,把电视机前的观众讲得频频点头,心悦诚服。
跟易诙谐辛辣不同,于老师擅长讲故事,讲完一个故事,陈述一段道理,简直是鸡汤文的短视频。在于老师的叙事里,通常少不了“放下、通透、心性、态度”,强调一个人内心“淡然、平和、安静、开阔”。
这正符合对人生审美有高追求的观众的口味,何况这汤还是用孔庄熬的。
那年11月,于老师的书首发60万册,8小时卖出1万册,把易的纪录远远甩在身后。翻开两道老汤,不少段落都风味醇厚:
一句典籍释意,或一个民间故事,跟随一段人生感悟、一个出世哲理。
此后,于老师走上了广泛演讲、社会活动、现场熬汤的老路,每到一处,都吟诗唱文,照自己领悟,升华出一个人对内心修养的观照。
问题就出在了这上面。
马上就有人指出于丹讲解上的硬伤,更有十位教授抱团抵制,说她曲解经典。于自己也不太争气,上网转发“光绪迎新讲话寄语”,结果被扒出来是网文,出自网络小说《一个人的甲午》的“心中之贼”。
后又转发段子,说当年风暴过境,众人紧闭门窗,唯张大千大开宅门。最终,各家损毁,张家完好无缺。有人请教奥妙,大师言:“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世间诸事,敞开心扉,顺其自然!”
很不幸,张大千的话,又出自《九阳真经》。
为了熬鸡汤,也算是费尽心力。
后来众人厌弃于氏汤,还在老师熬汤的技术,太过单一,凡事都往一个人的内心修行上扯。雾霾来了,她也叫你用内心抵御。似乎只要心灵充盈,外在环境再操蛋,都不是问题。
也难怪李大眼说她:“浑身正能量、满血是鸡汤。”
曾有大学生问于丹:“我和女友毕业留京,买不起房子,薪水很低,真是一无所有,你说我现在该如何是好?”
于老师开解道:“第一,别的同学没留下,你留下了,你在北京有一份工作。第二,女友能够与你相濡以沫,第三,那么多人请你吃饭,说明你人缘挺好,你拥有一堆朋友,凭什么说自己一无所有呢?”
这就是典型的鸡汤胜利逻辑:外在困境解决不了,你可以改变内心的想法。
雾霾解决不了,你可以明媚心灵嘛。
在“内修鸡汤”这条生产线上,于老师虽然立意高,靠山硬,原材料使的是先贤语,输出的是高知心得,但也正因为如此,一闹笑话,就遭世人撇弃。相比之下,熬相似类型“身心灵鸡汤”的作家张德芬就不一样。
张作家当过风光的新闻主播,经历过失败婚姻,做过大公司经理,却患上了忧郁症。最终,她搬到北京郊区,做了4年家庭主妇,开始追求心灵的平和、幸福,凭借大量心理学阅读,研究起人类的终极幸福:“希望找到能让人快乐起来的方法。”
这样的经历,就比于老师来得接近世俗,容易有切身体会、经验之谈。
一个有才华、有钱的人生赢家,内心却不快乐,这太他妈适合中产和准中产们的精神危机。简直就是徐峥“囧系列”的剧本底蕴!
这汤不红,天理不容啊。
果然,张老师很快就凭《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我心温柔,自有力量》成为新一线“鸡汤作家”,被称为“鸡汤教母”,开始帮一个个日渐迷失的现代灵魂,排解心中忧难,找到那片挪威森林的灵魂出口。
2013年,张老师开了公号,依托自身IP,吸引数百万粉丝,布下一堆矩阵,又是会员模式,又是内容付费,很快拿到了千万级融资。
至此,中华鸡汤又进入一个新纪元。
鸡汤产业,全面爆发。
五、
1999年,俞敏洪遭遇人生中第二次绑架。
也就是那一年,湖南一个名叫刘同的青年,考入湖南师范中文系。刘同学积极向上,整个大学都在求学和实习中度过的。同学还在挥霍青春,他已经给电视台写信,毛遂自荐,积累下相当雄厚的职场资本。
毕业后,刘同靠着精心设计的简历、厚厚的实习经验,顺利进入湖南电视台。碰到过焦虑的情景,感受过成长的挫败,沉浸过失落和孤独。后来,由于考研英语差一分,他北上去了光线传媒,干到事业部经理。
读大学时,刘同积极投稿,也写过青春小说,无奈没收获什么人气。但在向《职来职往》毛遂自荐后,他在节目中犀利的表现,受到了中信出版社李静媛的注意。李静媛觉得他的表达有意思,关注他的微博,发现上面发的私人格言感悟,居然不少粉丝转发。
李很快看中了刘同这块金子,觉得他“小镇青年在一线打拼”的形象会引起广泛共鸣,于是让他把成长心路写成书。李静媛知道,一个北漂青年一步步变成部门经理的故事,远比俞导师博得上亿身家的故事来得真实、可触。
为全方位打造刘同人设,李静媛特意带他去长白山,让他拖着行李箱走在山路上,拍下照片做书封。书名本来叫《在自己的世界里旅行》,但看到刘同微博上说“你觉得迷茫就对了,其实我们都一样,谁的青春不迷茫”获得上万次的转发,李静媛当即拍板:
“就用《谁的青春不迷茫》。”
一个职场青年人设冉冉升起,几本书加起来卖了几百万册,非常精准地收割了向好年轻人迷茫的心,抚慰着他们虽败犹荣的孤独。为达到共鸣极致,刘同后来每写出一篇文章,编辑组立马聚起来审稿,及时反馈。
一旦觉得不够感动,就得拿回去重写。
这是什么?这就是典型的产品化操作。
翻开浩浩荡荡几百万书册的页面: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遇见什么样的人。你的朋友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的爱人是什么样的人,你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这个世界没有两全之计,只有你更想要的是什么。你想自在,就要放弃挑战。你想前行,就要放弃停留。你想不被人笑,一辈子就只能活一个样子。”
先讲段子,后憋金句。
三言两句,简化人生。
依然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
而和刘同一样靠熬“职场鸡汤”声名鹊起的,还有一个叫陆琪的作家。
早年陆琪一直恨恨不得志,跟南派三叔、沧月一帮人混一起,写网文没写出个所以然来。看了《静静的顿河》得不到任何乐趣,死了搞纯文学的心。他开过几个互联网公司,全都倒闭。反正干啥啥不顺。
直到2009年《潜伏》播出,陆琪在博客上写了《潜伏在办公室:“余则成”教你职场生存》,突然爆红,卖破100万册,人生终于迎来转折。紧接着又写了几本畅销书。但陆琪本人并不喜欢。据报道,他对写什么无感,更在乎如何获取粉丝以及市场。
并从郭敬明的成功中悟透了一件事:“追求市场和粉丝,姿势肯定要往下降。”
此后,陆琪不再书写职场,而是看中更广泛、更有共情心、更有消费能力的女性群体,做起了情感鸡汤。在微博上,扮演知心大哥,放下姿态,为广大女性群体讲一堆直白空洞的废话。后来他发现,光讲废话都不行,你要讲她们喜欢、讨好她们的话,鼓励她们买买买、花花花,再帮他们骂骂男人们。
越是极端的话,越是要大声说出来。
“过节男人不给女人红包都是耍流氓!”
“男人不让女人管钱包就跟他离婚!”
这是什么?
大众文化产品的高级形态:取悦用户。
靠这一路打法,陆琪收割不少芳心。后来出书、上电视,让他成了全网贩卖情感鸡汤第一人。2015年,陆琪公司获得800万天使融资,不断扩展鸡汤产业链,服务女性情感,誓要把内容渗透进广大女同胞的DNA中。
您瞧瞧,人都把鸡汤灌DNA里了。
什么叫人有多大胆,汤有多大产,啊?
除开陆琪、刘同,城市人群还有一味大冰鸡汤。大冰的父亲是个教授。据说大冰幼年爱看明清小说,尤其是《三言二拍》。于是大冰日后写作,深受那些江湖故事、市井杂谈的影响,贴近老百姓的趣味。
大学时,大冰在山东学油画。之后进入电视台,做过美工、剧务、摄像。当上山东综艺节目的台柱子后,突然觉得,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于是背起背包,一步步量过滇藏线、青藏线、川藏线。据说,断过三根手指、一只手腕、两根肋骨。
一手入世,一手出世。可谓双击六六六。
像朴树朴师傅这样的,道行实在太浅,一般出走半生,归来还是个少年。
大冰老师就不一样了。
老师出走半生,归来变成了综艺主持、野生作家、民谣歌手、酒吧掌柜、老背包客、油画画师、皮匠银匠、手鼓艺人…
先不说老师书名如何简约而不简单,内容如何野生而江湖,配图如何用了又用,光是这战功赫赫的头衔,就该值它个百万码洋。在这点上,新一代鸡汤作者又交出新答卷:
自己写啥不重要,自我营销更重要。
至此,刘同的组织化生产、陆琪的取悦性讨好、大冰的头衔营销,终于组成了互联网时代下鸡汤产品三大底层逻辑。而将这一逻辑无限发扬光大、一度形成产业风口的,还是要靠咱们数以百万计的鸡汤公众号。
借《霸王别姬》里关师傅的话说:哪朝哪代,鸡汤也没这么火过。“你们算是赶上好时候啦!”
六、
2016年,调研巨头凯度集团发布《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对最热的50个公号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情感心灵鸡汤,最受欢迎。
首先,我要摆明的态度是:
鸡汤,虽然不是高级精神产品,但也不是什么坏东西。一个人在心情疲惫、意志消沉、前路迷茫时喝碗鸡汤,没啥大问题。
问题是你不能靠它续命,还把它当人生指南。
再者,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无法要求人人都读叔本华、萨特,从形而上学中解决掉人生的终极困惑。偶尔来碗不错的鸡汤,喝得舒爽、喝得管用,让自己对人生、对审美有更高的追求,也并非坏事。我以前也喝过不少鸡汤,现在偶尔也给人灌两句鸡汤。
只要不是误人子弟汤,喝也没啥。
最多就是听了堆废话,没解决实际问题。
总得来说,在公号鸡汤产业里,不少熬汤的手艺人,还是有良知的。他们还是本着自我认知,靠的还是人生经验,熬的还是好汤。
实在有些烫熬得劣质、粗糙,一看就逻辑混乱、行文猥琐、事实造假,撞上读两段,我也忍了。忍不了,就看看《食神》里这句话:
只不过,无论哪一行,都有流氓,任何产业为了流量,都会秀点下限。
于是乎,鸡汤开始和割韭菜形成强大联谊。一口口混蛋汤,不过是为收智商税,骗人口袋里几个钱。这些汤里,不但有屎,而且有毒。为了取悦读者、混淆黑白,卖点会员、收割韭菜,彻底把鸡汤搞成了邪教。
他们不想给大家讲什么狗屁心灵、情感、职场、文化故事,就是想搞钱。
忽忽悠悠,就能把人糊弄脑残了。
遇到这种鸡汤,各位还是赶紧拉黑。
命虽然不会丢,脑子没了也是大事。
说到这里,不禁令人泫然一吊。
纵观历史,从李教授的“理想鸡汤”到汪诗人的“文化鸡汤”,再到商品时代的“励志鸡汤”、小康生活的“修行鸡汤”,最终一步步走向分门别类、垂直深入、想喝就有、打击精准的产业鸡汤,经数十年跌宕,中国人的鸡汤品味,终于从爱国胸怀一路坠到小资情调,把无产者的宏大理想,熬成了小布尔乔亚的焦虑。
品味问题,还能说智者见智。关键是熬汤的材料和手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遥想当年,李教授好歹顶着“共和国演讲家”名号,俞老板好歹是身价百亿的CEO,于老师怎么也是个央视幕后策划。
到而今,坐在电脑前为广大焦虑读者熬汤的,很可能是刚从某二本大学机床系毕业还在为下个月房租发愁的青涩编辑们。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某翔的挖掘机、电焊、美发毕业生,也能成为鸡汤圣手。
那才真应了一条文艺创作的黄金法则:“一切从群众中来,又回到群众中去。”
文:宅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