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近期你发现公交地铁、街头巷尾、路边的广告牌铺满了火锅、烤串、大盘鸡等等诱人的美食海报,不要惊讶,收收口水,这全是饿了么干的“好事”。
4月13日,饿了么宣布在全国80座城市包下近4万块户外广告、10万个酒店电视和480万台互联网电视资源,免费开放给中小型餐饮企业,帮他们打广告。
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的生死存亡牵动着各界的关注,阿里的专项扶持计划“春雷计划2020”来到了外卖餐饮领域。通过饿了么包下的广告牌,吸引路过的消费者,顺手打开App点上一单,商家的营销成本降低,也在原有渠道之外找到了更多的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从线下的广告牌到线上的外卖,这一跨越还可延伸至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复工复产有序进行,若要真正步入复苏正轨,数字化转型是不可回避的议题。
文:熊出墨请注意
突破获客瓶颈
中小企业的日子不好过,平台在给予帮扶之前,应掰开揉碎找出问题到底出在哪。
报复性消费没等到,报复性涨价先来一步。近日,海底捞因涨价惹来不小争议,血旺半份从16元涨到23元,一片土豆1块5,米饭7块钱一碗,消费者大呼“吃不起”之后,海底捞官方致歉,“即时起,中国内地门店菜品价格恢复到今年1月26日门店停业前标准。”
常言道“没有什么问题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可火锅店如果遇见问题,老板又该找谁解决?读海底捞的《致歉信》,除了歉意,大家还应看到餐饮企业在疫情之下的经营困境。
企查查数据显示,由于客源骤降以及诸多限制性要求,许多餐饮企业选择停业止损。2020年前两个月,全国新增餐饮企业9.9万家,注销1.3万家。全行业1095万家餐饮企业中,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下的多达1042.6万家。老大哥海底捞都无奈“报复性涨价”,抗风险能力更低的中小商家的处境不问可知。
下雪不冷化雪冷,后疫情阶段,餐饮企业的复苏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北京朝阳大悦城一餐厅经理向熊出墨透露,“公司在北京共有17家店,目前营业收入恢复到正常时期的30%左右,每向上提升一个百分比都要付出极大努力”。
“因为公司之前就已经建起中央厨房,产业链布局比较完整,所以食材的供应、餐品的品质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他继续说道,“最大的难题出在获客环节,疫情爆发,老顾客不来用餐,新顾客更不好找。”
为了自救,该餐厅把重心从堂食转向外卖,餐厅工作人员全体转至线上,通过社群+拼团接龙小程序,向周边社区居民的餐品配送服务。“局限性很大”,一方面是用户体验,社群拼团无法像正常点外卖那样满足顾客的即时需求,今天拼,明天统一配送。同一小区订单量没有达到一定量级,还要向顾客额外收取配送费。另一方面是规模的限制,“两个半月时间积累了五个群,每个群都有400多人,这就是全部的用户。每天的单量在100-200单之间,再想突破增量就比较困难。”
不仅是这一家餐厅,万事开头难,整个餐饮行业实际上都陷入了获客困境。前文提到的饿了么包下80座城市的广告牌,为品牌在线下场景提供强势露出的机会;线上场景,阿里本地生活上个月也打响了“推动行业快速复苏的第一场大仗”——318大促,与战略升级后的支付宝紧密协同,为本地生活商家提供“公域+私域”全面的流量支持。双线出击,或有望帮助商家突破这一瓶颈。
近4万块户外广告、10万个酒店电视和480万台互联网电视资源,免费开放给中小餐饮商家。据悉,沈阳家食乐、武汉仓桥家、杭州乔村二十八道菜等作为首批品牌,将在本周内亮相街头。
降低营销成本,找到更多消费者,餐饮商家在饿了么的广告资源扶持下对经营复苏又多了几分底气。沈阳家食乐营建采购中心总经理在微博转发 @饿了么 相关动态,并表示“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转型三大考验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供给侧的企业意识到数字化经营的重要性,同时更给企业的转型之路增设了诸多新考验。
近年来,数字化的口号一直在喊,但不少企业由于长期扎根线下,对数字化并未真正给予重视。比如在餐饮领域,商家投入物力、财力搭建线上经营系统,账面上能够实现的收益增长远不如找到一个好地段来得明显。但随着此次警钟敲响,相信绝大多数商家都已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知易行难,疫情之下的数字化转型第一大考验是生存。客观而言,转型需要企业付出一定的成本,在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当下,企业对转型成本的担忧再次加大。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上线外卖平台需要缴纳佣金,近期就有不少餐饮商家就这一成本向外卖平台发起“围攻”。
为与商家共渡难关,平台型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制定了相应的扶持计划。比如佣金的减免、专项贷款等等。饿了么向商家开放免费广告牌是阿里巴巴帮扶中小企业“春雷计划2020”的一部分。在这之前,阿里本地生活公司在疫情期间累计已为20万商家降低外卖佣金,还为1万多名商家提供总额超过10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考虑到市场实际情况,政府也释放了减税、退税等政策红利。厦门、湖南、深圳等地近日都出台了相关退税、减税政策,对冲疫情的负面影响。
扶持之下更要自救,对于转型中的企业来说,第二大考验在于经营思路的转变,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走出原有的舒适区,用线上化思维去卖产品并非易事。从堂食到外卖,从成品到半成品,线上化产品的打磨、销售等等,疫情在最大程度调动餐饮企业的创新能动性。
霸蛮米粉的转型自救就是典型案例。疫情爆发前夜,霸蛮米粉创始人张天一刚刚为公司按下了发展快进键,抱着子弹打空的心态准备狂奔。迎头撞上疫情,门店收入清零,成本每月高达2000万元,张天一决定转型线上,“立马行动让门店伙伴们试试销售半成品米粉”。
几天忙活下来,霸蛮门店半成品米粉订单骤增,天猫等各个渠道上的销售增长了300%。门店原有服务人员身份随之转变为分销员、线上客服。2月底张天一向媒体表示,“目前,霸蛮线上的营收比例已经有七成,经过此次疫情,公司会坚定拥抱、发展线上。”
最后还有一大考验就是全流程的数字化。餐饮企业对转型的认知不能仅停留在外卖和移动支付,更深层的营销、产品、物流等全链路数据的打通和可视化,才是数字化的关键和价值所在。
疫情的推动下,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可单凭一己之力难于登天,积极拥抱各大平台和生态,寻求平台的数字化赋能才是正道,这也与各巨头的产业互联网战略相契合。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总裁王磊近日就表示,“未来要为100万商家实现线上线下一体的完整数字化升级”。
赋能的背后,阿里生态已经为商家准备好各种数字化基础设施,商家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尤其是针对餐饮外卖商家,阿里本地生活举全生态之力给予赋能。
缺钱,阿里本地生活联合蚂蚁金服、网商银行为商家提供低息贷款;缺流量,支付宝近期改版,饿了么等本地生活场景入口提前。另外,高德、淘宝等国民级产品的联动为商家提供了更丰富的入口。支付宝国内用户数达9亿,淘宝8亿活跃买家,入口打通之后,数据显示,口碑饿了么的日均访问人数已突破1亿;缺工具,在阿里生态中本地生活已获得集团层面的支持,直播、POS、SaaS服务等数字化工具,口碑、饿了么平台的商家都可调用,借这些新基建快速提升运营能力。
综上,涵盖线上的产品、技术、运营、支付、数据管理在内的全方位数字化能力,转型是在考验中小企业,同时也在考验平台和赋能方是否拥有一整套完善的商业底层操作系统。
复苏背后的“推手”
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推动它们复苏的重要“推手”,BAT等巨头正以平台价值践行社会责任。
以近期刚解封的武汉市为例。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4月8日,武汉市企业总数达214.5万家,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企业数量最多,共182.3万家,占据总量的85%。
阿里最擅长做的事众所周知,帮中小企业做好生意。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阿里启动“春雷计划”。应对新冠疫情,阿里时隔11年宣布重启“春雷计划”以扶助中小企业,发挥平台数字化能力,助中小企业度过眼前的“危”,找到未来的“机”。
此前,“春雷计划2020”已在多个城市、多个领域落地。武汉解封首日,“春雷”如约而至。支付宝第一时间上线“武汉专区”,联合网商银行为1000万家小店提供低息甚至免息贷款等等多项举措力撑中小企业。此外,针对受疫情影响最为直接的本地生活服务企业,阿里本地生活与支付宝还推出了餐饮行业“新蓝海计划”,过亿让利扶持,推动武汉餐饮商户的复苏。
就如饿了么包下80城4万块广告牌之后所言,虽然“这个春天还有点难”,但平台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共担风雨”,平台、商家、消费者“抱住就会暖一点”。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