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点评近日公布了第二季度及半年度业绩,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消费正在回暖的中国。
财报数据显示,第二季度,美团外卖新上线品牌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13%,餐饮外卖的交易金额同比增长16.9%至1088亿元,日均订单量升至2450万笔;另外,美团全平台商户数本季度升至630万,年度交易用户数同比增加8.2%至4.6亿。
这是美团点评的季度财报,同时也是中国经济的抗疫战报。势头向上的数字之下,扎根本地生活的美团为消费回暖做了哪些贡献,答案其实全都藏在一个词里——新基建。
文:彬彬(熊出墨请注意)
扎根多年,终成本地电商新基建
2017年端午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中国影像方志》。三年多时间过去,该片还在继续更新,目前已经播到637集。根据拍摄计划,《中国影像方志》将摄制2300集以上。
如此鸿篇巨制,影片内容其实非常简单,就是深入中国各县市,用现代影像记录当代中国。
按现在的更新速度推算,该片还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走遍中国。作为一项重大文化工程,纪录片与美团的业务本没有任何交集,但跳出形式,两者都是在以地方表达中国,且做事的决心如出一辙。并且,经过过往十年的布局,美团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下沉最彻底的互联网公司。
这要从最根本的定位说起,美团是扎根本地生活服务行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决定着其迈出的每一步都实实在在地下沉到本地。
结合最新发布的财报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美团平台活跃商家数为630万,交易用户数为4.6亿。商家和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直接证明了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壁垒越修越高。
不同于其他电商平台,美团做的全部都是本地电商。这意味着商家的服务范围很大程度上受地域的限制,也正是这种限制成就了美团的核心优势。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平台的商家可以通过物流把东西卖到全国各地。但是,美团上本地的一家小餐馆显然无法把餐卖到隔壁县市去。所以,商家要的是本地的效率、本地的回馈,用户要的是本地的消费和服务。
平台的商家数和用户数规模庞大,为用户展示丰富多样的选择项,为商家提供巨大的流量支持。但美团更重要的优势在于连接商家和用户之间的桥梁——骑手。399万骑手,10000+站点,覆盖全国2800+县市地区,美团通过多年的重金投入建成了领先世界的分钟级即时配送网络。
以人力的沉淀提升履约能力,也是一直以来美团解决服务问题和平台进化升级的杀手锏。2019年,美团配送单日订单量突破3000万单,已从原本单纯的送餐升级为万物到家。今年疫情爆发之后,骑手更成了公众生活的“摆渡人”,人社部将他们称为现代城市生活的“新基础设施”。
不仅如此,根据前面所讲,拥有骑手、用户和商家多重优势的美团平台还是本地电商的新基建。因为,只有在本地触角足够多,才能为本地生活服务商家促成更多交易,推动当地的消费复苏。
公众企业,解决行业&社会问题
美团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这个问题很久之前熊出墨就提过一次,外卖企业?O2O企业?共享经济企业?对于无边界的美团来说,这些常规性的框线明显过于片面。
鉴于平台在扮演新基建的角色,将之定性为公众企业或许更合适一些。从其实际经营中便能找到相关支撑。
一方面,美团通过平台自身积累的数字化能力,长期赋能行业,解决行业问题。
“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进程,也让我们看到过去长期投入积累的能力不断创造更大价值”,如美团CEO王兴所言,疫情期间,美团发挥新基建优势,促进生活服务行业复苏,为消费者和商户提供着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和经营模式。
实际上,这也是此前王兴提出的互联网下半场理论的映证。当下半场撞上疫情,美团一边借技术优化交易流程,以多重保障让交易更加安心。一边积极开展各种线上营销,促进更多成交。
以餐饮外卖为例,北京6月份新发地疫情爆发之后,美团第一时间对所有配送骑手进行了核酸检测,升级无接触配送流程,扩大智能取餐柜的应用,确保骑手、商家、消费者的安全。同时,美团当月还上线了618外卖节,与近4000家知名餐饮商家合作,给予消费者让利促销。
这些举动直接刺激了供需两端的增长,财报数据显示,美团第二季度外卖订单量由第一季度的下滑回归正增长,餐饮外卖日均交易笔数同比增长6.9%至2450万笔。
另一方面,扎根本地生活的定位加之平台商业模式的独特性,使得美团在解决社会问题时同样表现突出。
一家企业的价值可从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维度评判,新基建一个词就同时包含了这两种价值。基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实力过硬,即商业战场领先其他同类企业。然后才是向外溢出,实现社会价值。
以疫后复苏的“稳就业”为例,所有大体量的公司都在带动就业,但细究起来又会发现各家的带动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滴滴所代表的网约车经济,解决的是有车一族的就业问题。腾讯,主营业务游戏有效促进新职业的发展,引导新生代求职者灵活就业。可是,游戏行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社会矛盾不容忽视。
相对而言,美团解决低线甚至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问题,从商业层面、社会需求层面、政府层面,都要更受认可。因为,能创收的企业的很多,但能解决社会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企业少。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从美团平台获得收入的骑手数达到295.2万人,其中新增骑手达到138.6万人。
继续投入,疫后复苏任重道远
回暖趋势已现,但挑战仍在,这是美团第二季度财报透露出的另一条重要信息。
尤以到店、酒旅业务版块最能体现。上季度,美团到店、酒旅业务收入为31亿元,同比下滑31.1%。第二季度,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美团“安信消费节”、“五五购物节”等一系列活动的带动,该业务收入增长至45亿元。环比提升明显,但相较去年同期仍是负增长。
局部折射整体,疫情对到店、酒旅业务版块造成的长尾影响给国民经济整体的疫后复苏工作提了个醒,新基建仍需持续助力。
值得注意的是,王兴在财报中提到,美团未来将在生鲜零售和电单车等新业务领域持续加大投入。财报显示,美团三大业务板块中,新业务以及其他板块的收入同比增速最快,达22.1%。这也将成为新基建下一阶段的看点。
具体来看,一方面,作为本地电商的新基建,美团在其业务覆盖城市一般都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高频的粘性。以此为基础,美团最擅长的高频带动低频打法又将发挥效用。
餐饮外卖目前已经超过疫情前的水平,平台可通过对高频流量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用户在各个本地业务之间转化,进而带动整体的消费复苏。疫情之前美团就有过诸多相关尝试且屡试不爽,只不过以前这种打法更多是出于抢占市场、提高利润等商业目的,而现在则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
电单车业务的布局逻辑正是如此。在王兴看来,相比传统共享单车,电单车业务高频率的消费场景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对美团有长远的战略意义,“高效的平均周转率可以带来更好的单位经济效益,并且显示出短期内实现盈利的可能。”本季度,美团推出约150万辆新单车替换旧单车,并投入近30万辆电单车,未来还将持续加大投入。
另一方面,疫情教育下各行各业谋求向线上转移,对于数字经济平台而言,这便是疫情双刃剑中有利的那道刃。
商家线上化的过程中被美团的流量优势、服务优势吸引,平台的优质商家供给增加,这将开启一个正向循环,用户体验、平台成交随后都会随之提升。财报中就有相关体现,第二季度美团外卖新上线品牌商同比增长超过110%,用户有了更加丰富的选择。同时,商家的流量需求也促使美团在线营销服务实现了62.2%的同比快速增长。
美团新业务生鲜零售领域的爆发也正因如此。此前,中国生鲜零售的线上化率低,市场潜力巨大。疫情加速了这一赛道的发展。美团此前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美团买菜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4个站点的销量全部上涨,粮油副食、水果、肉禽蛋、海鲜水产等品类日均销量占比超过60%,平均客单价上涨约70%。
正因为有美团配送的核心能力,美团才能够在此基础上顺势延伸,不断通过增加现有城市前置仓目的,提高美团的供应链能力。近日,美团还上线了美团优选,采用社区团购模式,重点针对下沉市场,提供更具性价比的商品。
总之,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最后还想说的是,化整为零,国民经济疫后复苏其实就是日常的一顿外卖,一次出行,一张电影票积聚而成。消费回暖是国家的事,是新基建平台的事,更需要每位普通消费者的支持。你随手的一笔订单,会出现在美团的下一份财报业绩中,也会成为疫后复苏不可或缺的力量。
本文来自“熊出墨请注意”,文:彬彬,转载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