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互联网对于职场上“酒桌文化”的抨击尤其如此。
这不,一则“银行新员工因拒绝喝酒被领导打耳光”的新闻,这两天就又引起了广大职场社畜的愤怒。
事情起源于一张微信截图,当事人杨某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在饭局前后多次报备、解释自己不能喝酒,却被某领导当众打耳光并辱骂“傻x”。截图中不仅讲述了事情的经过,还详细描绘了“新同事吐一地”“摔酒杯砸桌子”等酒桌上的丑态。
在这些信息中,更让人感到气愤的则是另一个细节:杨某被打后遭遇同事们的强制性劝酒,甚至有人在他打算离开时追骂到电梯处。
从始至终,似乎都没人觉得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可取之处。这种“铁板一块”的状况甚至会让年轻人感到幻灭:难道反感职场酒桌文化的人,只有我自己吗?
每个职场菜鸟,都以为自己是对抗陋习的超人
说实在的,在年轻员工众多的饭局中出现如此极端的“劝酒方式”,确实会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错位感。
毕竟酒桌文化早已撕掉了“传统礼仪”的遮羞布,成为了职场陋习中最臭名昭著的代表。
新闻中时常能看到各种“员工参加部门聚餐导致酒精中毒”的故事;而名目繁多的劝酒规矩大多是为了满足领导的支配欲望,也早已是人人都看透的真相。
这是很多人对酒桌文化极为反感的原因:凭什么要为这种虚无缥缈的权力游戏,牺牲自己的健康?
为什么要让自己出尽洋相,就为了满足你的支配欲?
年轻人在走向职场前多少都曾想象过,如果自己在工作中遭遇了类似的事情,应该以什么样的漂亮姿态进行回击。比如当领导质问你“不喝酒是不是不给面子”,硬气地反驳TA“每个月发那么点工资,还要什么面子”;或是在遭遇同事强行灌酒时,直接把酒泼在对方脸上然后愤然离席。
不止是酒桌文化,很多被称为“潜规则”的职场陋习,早就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抨击的对象。
比如前段时间的职场爽剧《二十不惑》,片中主角团对职场中各种“潜规则”的有力反击,就让不少年轻观众大呼“干得漂亮”。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关晓彤饰演的大学生梁爽。
作为职场新人,她在6点钟准备下班的时候被老员工拦住质问“你怎么能不加班呢?领导都没走你急着走,是不是不想干了?当梁爽面对刁难甩出那句“上班能完成的工作,为什么要加班做”,让不少人大呼这才是教科书式反驳。
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另一位主角姜小果。以实习生身份进入公司的她,不仅要接手部门里所有细枝末节的杂活,还要负责给同事们买糖水、拿快递。
尤其是看到姜小果手中的糖水被路人不小心撞翻在地,弹幕里无数打抱不平的声音出现:“太惨了吧,实习生就要被当佣人使唤吗?”
不难看出,与上一代人相比,如今的年轻人早已不再把“新人就该夹着尾巴做人”之类的所谓人情世故,看作职场中的理所当然。情绪的指向也很明确:我才不会为这些没用的东西委屈我自己,大不了就辞职不干好了。
在这类想象中,他们就像是刚正不阿的超人,用对自身权益的维护和说走就走的勇气,打破职场中那些无理却被人默认的黑暗规则。
似乎正如很多人期待过的那样——当每个人都能对人情、等级之类的陋习说“不”,我们就会离平等的职场环境更近一步。
当对职场陋习的批判在网上已经达成了广泛共识,现实中依然还会发生“全桌人逼新员工喝酒”的事情,当然会让不少人感到沮丧。
特别是痛骂酒桌文化的人固然很多,但同样也有人早已默认其存在的合理性。
比如觉得在银行系统需要时常跟客户打交道,能喝酒确实是很重要的“业务技能”;也有人认为主动曝光这件事的当事人,“在金融业的路已经被堵死了”;
与此同时,也从来不乏有博主传授“如何含蓄婉拒他人敬酒“的职场话术,并将“直接拒绝”标记为酒桌上的反面典型。
且不说这些招数有没有用,其中隐含的示弱情绪已经让很多年轻人无法接受——在网上骂得欢实,真的遇到了事情还不是要向论资排辈的职场陋习低头。
“叛徒,都是叛徒!”
总有种“神秘力量”,让年轻人屈服
为什么好像人人都厌倦职场陋习,却难以避免被它同化?
年轻人怀揣着这样的疑问走向职场,才发现要想与这些糟粕划清界限,真的太难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每个刚工作的年轻人,多少都对这个成年人的世界怀有未知和恐惧。
要想尽快融入这个全新环境,“遵守成人世界的规则”无疑是最容易想到也最快捷的方式。
这样质问上司的职场新人,一般只存在于国产剧中。年轻人回忆在部门领导找她进行实习转正面谈之前,他甚至花了半个小时时间思考结束后要不要开门让领导先走。
与其说这是对“人情世故”的认同,倒不如说是把它们当作自己初入陌生环境的“保护罩”。
不论主观目的如何,这些职场糟粕的确是在每个人踏进职场之初,就开始了某种隐性的规训。可另一方面,单纯把原因归结于年轻人“太怂”是不公平的。
毕竟这些潜规则的力量不仅比人们想象中更大,也比想象中更隐秘。
或许是看多了网络热帖和职场爽剧,我们总会天然认为与职场陋习的“抗争”都是激烈的、你死我活的。然而真实的情况往往是:无论是“新人要包揽部门杂活”的潜规则,还是形形色色的敬酒规矩,其带来的压迫感恰恰来自于“看破不说破”。
比如被无数人抱怨过的隐形加班问题,上司可能不会直接要求“不能比我早下班”,却可能给加班披上让你“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的外衣;
跟领导聚餐拒绝喝酒,像银行这种直接打人当然是极端情况,但只要一句“让你喝是器重你”,或许就在暗示你丧失了升职机会。
很多所谓“规矩”之所以看起来没什么意义,是由于它本身就是为了鉴别你是不是听话的“自己人”——一来就懂得“规矩”,是懂事的新人;能听懂领导的暗示和“提点”,也算是“孺子可教”。
如果要领导说这么明显才领悟要帮同事买饮品,在办公室就不好混了。
以前有人曾嘲笑大学学生会的酒桌文化。毕竟即使是位于酒桌食物链顶端的“学长”“学姐”又能有多大的权力,貌似娴熟的推杯换盏、敬酒劝酒,更像是模仿大人的过家家。
但是面对成年人世界里真正手握权力的上级、领导,却无法要求每个人都有拒绝被职场陋习“驯化”的勇气。
在大多数人看来,察言观色、谨言慎行才是职场社交的生存之道。
尤其是在金融、公关等本就与人打交道的行业,这些“规矩”还会跟业务能力挂钩。甚至连“我不懂人情世故,但我业务能力强”的理由都丧失了。
职场中的潜规则就像是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时时笼罩在每个成年人的周围,展示自己的力量。即使依然对这些糟粕心存反感,但工资、奖金、职业发展……一旦涉及到利益,没有人能坚持自行其是。
就算是坚持要“做自己”,也难免会感到惴惴不安:我的前途会不会因此毁了?
“醒醒吧,没人是职场环境的救星”
曾经我们在吐槽职场上的“酒桌文化”“等级观念”时,常常会把希望寄托在似乎更具有自我意识和平等意识的80后、90后身上。
似乎等到这代人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对职场潜规则的厌恶就会促成合力,让“等级森严”的模式从工作当中消除。然而此次“银行员工被打”事件,却让人发现这种想法或许过于简单。
刚参加工作的杨某拒绝适应规则,而是质问“我遭遇的经历,是否超越了我的职责范围应该承受的压力?”这固然体现出了年轻一代“自由的精神”,但那些在酒局上不得不喝瘫到吐一桌子的,也同样是刚刚走进职场的菜鸟。
根据银行的最新回应,两个涉事领导已经被给予警告、扣绩效的处分。看似是员工获得了胜利,但仔细看来,被处分的其实是打人、辱骂的行为,而不是“劝酒文化”本身。
更不要说更多人都在猜测:“这两个人被罚了钱,恐怕更要给杨某穿小鞋了吧。”至此,我们似乎很难说对职场潜规则有什么真正的改变。
甚至可以说——“人人苦职场陋习久矣”,或许只是年轻人的幻觉。
正如文章在开头说过的,无论是“逼员工喝酒”还是“新人就该多干杂活”,本质都是职场中优势的一方对手中权力的彰显。
喝酒不是目的,为的是让那个“新来的”出尽洋相,让酒桌主位上地位最高的人哈哈大笑,才叫做“懂规矩”。有人为自己成为权力的棋子愤愤不平,就有人在享受权力时感受到虚荣心被满足的强烈快乐。
当自己变成坐在上方,被人揣摩、被人讨好的角色时,不是每个人都能甘愿放弃靠“规矩”彰显自己权力和地位的机会。正如某扑上一位网友精妙的总结:你觉得酒局无聊,是因为不是被巴结的那一个。
我们当然希望看到更多像杨某这样,拒绝接受“职场就该这样”的人。
但同时也要看到,把“终结职场陋习”寄希望于某一代人的思维方式,是虚无缥缈的。毕竟,无论是哪个时代,总有人沉迷于类似的“服从度测试”来提醒自己的权力的滋味。
只要权力的掌握者依然在职场中握有“生杀大权”,等级、规矩依然根深蒂固甚至延伸到日常生活,这些在网上被骂到狗血淋头的“职场规矩”就不会在现实中消失。
甚至还会作为权力的表现形式,永远引诱着后来的人去追逐。
这样一想,年轻人想要逃离令人厌恶的酒桌文化,或许只能寄希望于遇到一个同样讨厌喝酒的领导。但即使是这样,也很难说是“逃离了等级森严的职场规矩”。
毕竟,无论在部门聚餐的时候到底是要“感情深一口闷”,还是以茶代酒、谈事为主——作为领导,他的选择永远比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