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互联网已经全面渗入到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它自身也开始向“互联网+”演变。互联网自身的功能,也由最初的通信功能,演化为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联合。而互联网+所具备的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开放生态、连接一切等特征,最终会将我们由网络社会带入到智能社会。
进入到11月,互联网又一次让我们见识了它的融合力量,智能体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喜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大奖,智能社会开始与网络社会有了更多交集。
愿景的力量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萌芽和互联网+爆发当做两个时间点,那么串起这两个时间点,就很容易发现隐藏其中的愿景的力量。在互联网萌芽时点上,因为共同愿景的缺失,互联网只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工具;而到了互联网+的爆发点,由于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颠覆,因此已经让网民们已经开始主动追求互联网+的愿景,互联网因而也有了更多用途。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互联网+还将过一步进化,智能升级将成为企业未来5到10年的主旋律。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智能体凭借在千行百业的探索与实践,获得了2020世界互联网大会的领先科技成果大奖,这也是华为自 2016 年以来连续第五次获此殊荣。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大奖展现了全球ICT领域最新技术,并聚焦创新技术在科技抗疫、复工复产、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等领域的最佳实践。从这个角度来看,智能体获奖,体现的是产业对智能社会愿景的一种认同。
互联网的进化让我们认识到了愿景的力量,而智能社会的前驱者也已开始展现智能社会的愿景。这其中,华为提出的全场景智慧因为“5机”协同和智能体的加持,格外引人关注。其原因在于,华为提出的全场景智慧已经不止是一种愿景,更因为有了智能体这样的实现全场景智慧的有效途径。
“全场景智慧”是指面向城市、企业和行业,通过云、AI、计算、5G等新一代ICT技术与知识深度创新融合产生各种智慧应用,推进城市综合治理和服务水平更高、企业生产效率更高以及行业智能化升级更快。全场景智慧覆盖城市、企业和行业,惠及每个组织、每个家庭、每个人,因此全场景智慧包括了全场景智慧城市、全场景智慧企业、全场景智慧行业三个方面。
互联网到互联网+之间,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而这个过程之所以漫长,主要原因在于产业初期对于互联网+愿景的不认同,当互联网+展现出其颠覆作用时,更多用户才开始急于应对互联网+所带来的颠覆。以此为基础,更多人已经体验到了高科技为行业所带来的颠覆作用,出于对智能社会愿景的认同,全场景智慧的实现进程会缩短很多。因而,无论用户认同还是政府支持的响应时间,相应都会缩短很多。
这突出体现在2020年疫情带来太多不确定性时,政府采用新基建政策应对疫情上。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为此在迅猛的疫情面前,企业和政府都选择了数字化手段去应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涌现。表现在政策层面,就是新基建。
新基建的核心是以信息网络为基础的新型基础设施。信息网络是指包括云、AI、5G等在内的新ICT技术,5G是“信息的高速公路”,而云和AI是“发动机”。它们与行业知识融合,赋能行业和企业、驱动产业变革,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
新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的发动机。全场景智慧是华为基于新基建强大的背景下的新追求和目标,是新基建价值的综合体现。新基建是全场景智慧的前提,全场景智慧城市、全场景智慧企业要得到高质量的发展,就离不开新基建的支持。
这样,前有全场景智慧这样的智能愿景,后有用户的认同和新基建政策的支持,智能社会发展进程的焦点,就集中在智能体这个实现途径上了。
不断演进中的智能体
2020年9月,华为发布业界首次针对政企智能升级的系统化参考架构“智能体”。
智能体以云为基础,以AI为核心,云网边端协同,构建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开放的智能系统。客户和伙伴可以基于智能体打造自己的智能方案。通过“5机”深度融合,智能体已经演进成了一个“能感知”,“会思考”,“可执行”,“能进化”的智能升级参考架构。
具体说来,智能体由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四层组成,有机构成云网边端协同的一体化智能系统:智能交互、智能联接、智能中枢、智慧应用。
其中,智能交互是智能体的“五官”和“手脚”,联通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让软件、数据和AI算法在云、边、端自由流动;智能联接是智能体的“躯干”,联接智能中枢和智能交互;智能中枢是智能体的“大脑”和决策系统,它基于云基础设施,赋能应用、使能数据、普惠AI,支撑全场景智慧应用;智慧应用是智能体的价值体现,通过与客户、伙伴的协同创新,加速ICT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
打造共生、共创、共享的智能体生态是实现全场景智慧的关键,而智能体同时还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在政企的智能升级过程中,繁荣的软件与服务生态、边缘计算生态将催生出两大产业机会。未来五年,边缘计算产业全球市场空间高达5千亿美金,软件与服务产业的全球市场空间将高达1万亿美金。在这个生态之中,华为云的边缘生态也是完全开放的,华为云作为中立的云服务提供商,将通过应用使能、AI使能、数据使能,打造最好的SaaS服务开发和运营平台,赋能软件和应用企业,建设繁荣的软件生态。而身处这个生态之内的合作伙伴,显然将能享受到两大产业机会带来的蛋糕,因而最终与华为一起,共同推进这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智能体来源于华为自己以及服务于用户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同时又会转去辅助更多用户的数字化转型,因而智能体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基于智能体这个智能升级参考架构,城市智能体、行业智能体、企业智能体等解决方案纷纷被打造出来。
通过利用AI打造的全流程智慧供应,华为让货量预估准确率提升到70%。而通过引入AI排序算法,华为提高了车辆装载率,每年节约近亿元。报关环节涉及全球23种语言,华为通过借助OCR技术,文字识别准确率达99%。此外,通过智能路径优化,华为已让提货例外费用降低了35%。华为还通过AI让工程交付更轻松,通过AI提升了合同质量。针对海量、重复、复杂的场景,华为已经创造了8000名数字员工。
做为智能体早期的用户,华为用自己的数字化转型实效,一方面印证了智能体的功效,一方面也让智能体实现着不断演进。
城市智能体的新功用
今天,智能体在自己的演进之路上,正在进行着越来越快的加速奔跑。尽管用户对于高新技术的颠覆作用已经建立起了信仰,尽管新基建在智能社会的建设之路上起到了催化作用,但如果我们细数智能体从发布到五大城市智能体的产生时间,我们还是会惊异于智能体的成长速度。
2020年9月24日,华为发布业界首次针对政企智能升级提出的系统化参考架构“智能体”。同日,深圳市携手华为宣布共建鹏城智能体,打造数字经济样板城市。
接下来,9月29日,成都高新区管委会与华为签署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并宣布携手共建蓉城智能体。10月11日,华为宣布与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打造榕城智能体”。10月20日,南昌市与华为宣布共同打造“洪城智能体”,11月6日,长春市人民政府与华为宣布携手共建“长春城市智能体”。
二个月内五大智能体发布,这让我们在惊异之余,也会产生一个疑问:城市智能体为何保持了这样高的成长速度?
城市智能体是华为针对城市,依托联接、云、AI、计算和城市应用等多种技术协同创新所打造的面向城市级的一体化智能协同系统。城市智能体是对新基建成果协同应用的框架和顶层设计,换句话说,就是城市智能体帮助城市搭建一个一体化的协同系统和顶层设计。
眼下,在城市智能体的助力下,全场景智慧已在这五座城市中显现。
应用鹏城智能体,鹏城实验室组织专家与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一起打造了“基于医疗知识深度匹配模型”的新冠肺炎虚拟医生,不仅可协助医护人员问诊,还可以给出医疗保健或符合诊疗指南的临床建议;深圳供电局携手华为成立的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构筑了电力智能巡检解决方案。在成都市,蓉城智能体的功效也已经显现,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依托华为云快速开发部署地震预警系统,已形成了地震预警成果,这使得我国成为继墨西哥、日本之后世界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
在福州,市民在外出公交出行时只要打开“e福州”APP,马上就能查询到公交实时位置;地铁站里,市民刷脸就能通行地铁。这里边显然有着榕城智能体的功效。在南昌,南昌VR软件中心联合华为河图,创新展现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滕王阁等文旅信息,未来通过融合AI、5G能力,将让文旅产业更智能。这其中,洪城智能体同样功不可没。在长春,长春城市智能体已在助力长春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城市是新基建的主战场,城市智能体的落地也主要在城市建设领域中进行。智能升级是未来每个城市、企业、行业构筑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由于智能体可以帮助城市提升智能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核心竞争力,因此与用户需求契合的城市智能体才能取得如此高的成长速度。
城市智能体的高速成长让智能体在点上取得了突破,接下来还将带动其他城市和城市所在省份的其他地区的智能升级。因而,智能体会继续保持高增长速度,取得由点到线,再到面的更大突破。
【结束语】
曾经,我们以为互联网+的愿景离我们很远,直至它的颠覆作用已经迫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才被迫融入它。而现在,智能社会正以超常的速度向我们跑来,全场景智慧在很多地区已经不再是梦想。而在这其中,其实现途径——智能体已为我们上演了两个月内在五大城市打造城市智能体的大戏。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更快地融入进去,在进入全场景智慧的进程中,占得先机。
—————————————————————————————————
微信关注公众号“懂懂笔记”每天第一时间为您奉上最新最热的科技圈资讯~
多年财经媒体经历,业内资深分析人士,圈中好友众多,信息丰富,观点独到。
发布各大自媒体平台,覆盖百万读者。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三本畅销书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