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志们
又出事儿了
柴妹怎么都想不到
现在去加个油
都能背上贷款了!?

这事儿得从一款名为享车的APP说起
享车APP是一个为车主提供
“信用加油”服务的平台
该平台的推广语是
先免费试用,次月九折还款
零利息、零预存、零费用、免面签

乍一看简直不要太划算
按照享车APP的工作人员所说
只要经过人脸识别等注册程序后
就可以成为享车的会员用户
每个月能领取1000元的加油卡
而次月只需要还900元
还没有利息
这是什么神仙APP!

于是众多车主们纷纷下载
注册享车APP
但是俗话说的话
天上掉下来的没有馅饼
只有鸟屎
这世上真会有人给你送钱吗?

前段时间
很多享车APP的用户突然发现
自己的油卡充值没有了
但每个月却依然在扣款
甚至有人收到了富民银行的信息
要求用户直接还款给富民银行

what?
咱连富民银行的名字都没听说过
怎么就背上他们的贷款了?
况且咱的钱已经被享车给扣了啊
为啥又要向银行交钱?

有人还在懵逼中
而有人却已经意识到了不对劲
立马给享车APP打电话询问
果然,电话打不通了
好家伙
这似曾相识的套路...
不就是翻版的蛋壳公寓?

享车APP利用消费者的信息
向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借钱
然后富民银行一次性发放贷款后
平台本应该分期支付油钱
然而享车却中途卷钱跑路
现在很多维权者声称
他们没有收到油钱
不给他们充油
却要他们继续还钱
这是个什么道理?

如今网络上的投诉
一茬接着一茬
但正如蛋壳公寓的受害者们
没有房住却依然要还贷款的情况一样
这其中的实际借贷关系
发生在银行与用户之间
即便用户本人并不知情
但信息已经被享车APP提交过去了
所以即便用户没有加到油
却仍需向银行还款
即使上万名维权者彻夜难眠
奔波在银保监会、警局、消费者保护协会
以及征信中心等各个地方
可至今仍未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

有时候世间的账
就是这么没有道理
蛋壳公寓是这样
享车APP是这样
无数其他含有信贷的平台也是这样
坊间一直流传着这么两句话
“房地产是避孕药”
“长租公寓是夺命刀”
但其实后面还有一句
“消费信贷是榨血机”

不知从何时起
我们手机里的所有APP
都在诱导我们进行信贷消费
点个外卖
给我们推荐极速借钱

打个车
也给我们推荐借钱服务

刷个微博
都在让我们借钱

更别提淘宝、京东等购物平台了
可以说
消费贷这玩意儿
在我们的生活里已经无处不在

而且这些平台无一例外
都会打上各种极具诱惑力的字眼
甚至各种暗戳戳的小心机
比如这个点过外卖后
加粗加大的“去抽外卖会员”字眼
以及变淡变小的“关闭”按钮

你肯定一眼就会看到抽会员吧?
然而点进去
却是开通信用卡页面
不过话说回来
这些至少还是消费的平台
但是连美图APP都在开放借钱
就尼玛离谱

不知道你们看了作何感想
反正柴妹浑身都是鸡皮疙瘩
这意味着什么?
我们在被互联网监视渗透的同时
也被金融贷款无声无息的渗透着
所有的平台都在诱惑着我们
去不停的借钱
然后背上贷款,陷入死循环
这种挥霍的提前消费观
对我们年轻人而言
是致命的打击

之前有个数据冲上热搜
全国1.75亿90后
只有13.4%的年轻人没有负债
而86.6%的90后都接触过信贷产品
每十个人里
就有一个同时使用多个网贷工具

借钱一时爽
还钱火葬场
当时评论里很多人都说
这一届年轻人的控制力
咋这么弱?
可这真的全都怪年轻人吗?
简直放屁

你所接触的所有平台
吃喝玩乐衣食住行
都在诱导你借钱
只需要在网上提交一些信息
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借到钱
在这种万物皆可贷的情况下
真的怪年轻人自己吗?

这时候可能有人问了
为啥这些平台都要借钱给我们?
原因很简单
为了赚钱
反正你不管借了多少钱
最后都得还
至于你还不还得起
那不在平台的考虑范围内

通常情况下
我们能从互联网上借的钱分为两种
消费贷和现金贷
像花呗、信用卡这类限定消费场景的产品
称为消费贷产品
它们只适合于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等日常消费
并不适用于投资和大型支出

而那些不限定在特定消费场景下
进行消费的产品,就是现金贷
借贷方会直接将用户借来的钱
打到用户的银行卡里
任你做什么都可以

其实现金贷倒也没啥
毕竟它一直存在
买车买房等也的确得用到它
但是让我们深陷到提前消费中
而无法自拔的消费贷
却会毁了我们
京东白条做过一个广告
“忍着穷,忍着忙,忍着困
忍着挤,忍着胖,忍着糗
忍着别人,忍着自己

但,生活不是忍出来的”

看着文艺范儿十足
直击年轻人的内心
然后告诉我们
想要自有和尊严
就要全力奔跑
怎么奔跑呢
在京东白条借钱

简直就是直白的告诉你
因为你穷
所以你需要透支花钱
的确,我们这一届年轻人
大部分都很穷

早在两年前就有数据说过
现在近六成年轻人没有存款
但是穷,跟透支消费之间
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
没有!

我们所认为的二者“有联系”
不过是诸多平台给我们营造出来的假象
它们用无处不在的广告
告诉我们
越是穷,越要借钱花
但是它们不会告诉我们
越是透支消费
我们就越有可能变成贷款的奴隶
哦不,不是贷款的奴隶
是它们赚钱的奴隶

为了让我们不断消费
它们创造出透支消费
创造出无数购物节
创造出各种消费鸡汤
创造出不同的圈层文化
......
全世界都在潜移默化的告诉我们
一定要花钱!
没有钱借钱也要花!

最后
我们明明只能负担100元的生活
却变成了满身债务硬抗着1000元的日子
太恐怖了
真的太恐怖了
柴妹并不是抗拒这些借贷APP
也不是在批判消费主义
恰恰相反
我本人也用过这些
适当的借钱消费
不仅会给自己动力
还会让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来

2019年
我国最终消费支出
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7.8%
但柴妹想借用一段话来表达
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只是一个假象
所有的消费者都在生产者的掌控之中
消费者只是在不断的“趋同”
在规定的选择中
向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
而那个样子本身也是被生产者规定好的
——让·鲍德里亚
无论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
一旦过了度,就会变得很危险

我们有钱时
所有平台都在告诉我们
要享乐式消费
而我们没钱时
又都在鼓励我们
要超前消费
当我们借钱时
却暗戳戳的诱导我们
要借更多的钱
......
最后
等到我们以贷养贷
无法偿还时
谁又来告诉我们
该怎么办?

就像享车APP
蛋壳公寓
团个车等平台
如果你真把信贷额度当做自己的存款
那么所有的金融风险
最终都会被嫁接到自己身上
我们该如何生活
跟淘宝无关、跟京东无关
跟苏宁无关、跟拼多多无关
跟其他所有人都无关
只跟自己有关、
不要让自己囚困于资本家的镰刀
*参考资料:
为你写一个故事《我就纳闷了,为啥满世界的APP都开始想着法子催我借钱了?》
黑马公社《为什么你手机中的APP都想借钱给你?》
深蓝财经《享车,同样的骗局,还想骗几次?》
磐石之心《消费贷,榨干年轻人最后一滴血》
主笔 | 小陆
编辑 | 四少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公众号:柴狗夫斯基(chaigou-fsj)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