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出生的徐达,这周有点崩溃。他习惯了每晚八九点,拿着手机等基金收益,但连续几天跳出来的都是绿色的跌幅。评论区眼见从晒资产和找对象变成“骂坤狗”:到底会不会炒股啊?妻子埋怨他:早说让你清仓,落袋为安!徐达不知道怎么接话。
2月18日,春节后开市第一天,基金行情就开始滚着下山坡。22日,不少年轻人重仓的白酒和医药基金纷纷暴跌,招行中证白酒大跌8%,中欧医疗混合大跌5%,易方达蓝筹大跌5%......23日横盘一天,24日基金又大跌5%以上。这让徐达不仅吐掉了去年入市以来几个月的浮盈,甚至开始亏钱。
徐达有不菲的房贷开支,中年人的压力正劈头盖脸压过来。面对从去年至今火爆的基金,他很想借机赌一把。据2020年《中国股民行为报告》,四成90后可投资资产不到10万元,但对暴富的渴望远超其他年龄层。
徐达觉得自己错过了比特币,不能再错过基金,他年前已经清仓了茅台股票,还有一些余钱。2月26日早上,股市刚开盘,他背着妻子,只留了几万块钱还房贷,把剩下所有的钱都投进了基金。
但他没想到,今天又是基金大跌的一天。
年轻人理财投资第一课
“收留中证白酒、易方达蓝筹等等其他基金大跌的心碎男孩:年龄18-25岁、长相帅气优先;基金无情人有情,大盘绿你我不会;你的不安,我来承担;哪怕全世界割你韭菜,我也是你最温暖的港湾。”
本周二中午,筱川给朋友的微信中发送了这样一段话,接着他写上了这么一句:“我就是这样一个待收留的易方达心碎男孩。”
去年,当以易方达张坤等为代表的明星基金经理出圈后,筱川在第一时间看到这个消息。正在为置换房产筹钱的他,认为找到了机会。于是找到了有多年基金投资经验的朋友,希望该朋友给他推荐基金。
出于稳妥考虑,这位朋友介绍了近年来权益产品较为出色的易方达,巧的是,那个时候“ikun”铺天盖地,于是他便选择了张坤管理的产品。
有类似经历的郭子仪则从没碰过股市。她是在直属领导的推荐下开始买基金,选中了支付宝推荐的“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这是“公募一哥”张坤管理的一支基金,在过去一年涨幅高达109.68%。不久前,投资者们为张坤组成了粉丝团,号称要守护“全世界最好的坤坤”。
郭子仪常年混迹在微博和豆瓣鹅组,享受着属于年轻人的岁月静好。“但微博和朋友圈里张坤的名字出现太频繁了。”她说,自己在哔哩哔哩上关注的一位生活类博主,也在近期专门做了一期投资视频,晒出自己10万+的收益。
“张坤似乎无处不在,比蔡徐坤还频繁。”郭子仪自认是最保守的一群人,购置服装和包包都非常节制,去年打算参与港股打新却半年也没迈出第一步。但如今,她相信自己开始理财的时候到了。让她自己也想不到的是,平时买东西时要货比三家的她,买起基金来几乎是完全跟风或看广告推荐。
郭子仪很快收获了人生中第一次投资亏损。2月22日,易方达蓝筹下跌5.05%,24日再次下跌5.13%。几乎在一夜之间,年轻的投资者们对张坤的评价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有人开始抱怨“吹破天还不是跟其他人一样”、“牌子做塌了”等难听的话也开始出现。
她跟直属领导吐槽此事,领导告诉她:自己“也是被别人带上车的”。领导的公公婆婆,炒股20年都没有赚过钱,2020年听亲戚推荐买了100万基金,年底变成了190万,让她相信基金是可以赚钱的。“基金就像病毒一样传播。”她感叹说,“不买基金好像都被同龄人和时代抛弃了,中午吃饭都没有话题聊。”
在刚刚买入时,筱川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随着近日来的调整,让她坐不住了,于是便有了上文出现的一幕。
大跌发生后,有人在公司群发出一张图片,吐槽“基金查询是不是需要手续费,每次查询账户都少了几千块钱”,旁边有人问她这是什么意思。那一刻,她不知道是同情对方落伍,还是羡慕对方没有上车。
自称“资深韭菜”的李牧,经历过股市的大涨大跌,她发现完全不懂投资的亲朋好友也在蜂拥入场。“他们熟知明星基金经理的名字,完全想象不出是哪里听来的。”有一次李牧翻看表姐的持仓记录,发现用一两万元投了20支基金。表姐说,基本是支付宝推什么,自己就买什么。这让她有点不安。
在经历了2月22日和24日的新年首跌,郭子仪又打开哔哩哔哩上的那期视频,想看看有没有人谩骂up主。点赞最高的评论有1800个赞:“我第一份工作是银行职员,08年的时候全民炒基金,大爷大妈拄着拐棍来银行开基金户。”
“最近小破站(哔哩哔哩)全都在炒基金,太疯狂了,当身边人都开始套牢股票基金时就是要当心的时候了。”在哔哩哔哩搜索基金,有不少今年2月才发布的视频都已经拥有百万+的观看记录,有知名投资大V说,“朋友的老妈去菜市场买菜,被塞了一张独角兽打新基金的粉单。”
在股市的连续调整后,不少疯狂时分入市的年轻人开始四处打听:是不是该卖了?但很多人打开软件App却遭遇尴尬一幕:我该怎么卖呢?
基金公司“撸猪”“养牛”
盲目入场,却不知如何卖出的滑稽戏码,频频出现。
而这些盲目涌入基金市场的“年轻韭菜”,正是有些人喜欢看到的。正如有业内人士评论称,“如何抓住年轻人的心”,不仅是小鲜肉的必修课,也是现在基金公司们最关注的话题。
2月23日下午,平安基金开了一场《养猪到底有多赚钱》的直播。平安基金ETF指数投资部总监成钧,抱着一只小香猪入场,面对屏幕大讲起养猪业的投资机会。华夏基金则凭借牛年势头,在大年初一认养了两头双胞胎牛,起名“华华”和“夏夏”。
事实上,不管是“撸猪”还是“养牛”,都是基金公司为销售做出的尽可能多样化的营销尝试。毕竟,当同业们还在通过理财大V、KOL等常规方式吸引流量时,“撸猪”显然就更加博人眼球。
北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电商人士向AI财经社透露,去年以来,基金公司的推销手段和频率都较往年大大增多,各大公司在加强银行理财的线上线下培训,为券商准备物料、推广文案,互联网公司也都在优化主页和APP,加强宣传力度。
“据我所知,一些基金公司正在和理财大V、KOL合作,大V在社交平台展示自己组合的产品后,相关基金的持有人和规模都出现了明显增长。”该人士称。
在小红书、B站都平台上,有关基金的内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基金营销号随处可见,基金公司也乐于为此付费。郭子仪便注意到,电梯里的支付宝“余额宝”广告,也变成了铺天盖地的“用支付宝买基金”。
基金公司穷尽一切手段营销背后,除了想趁热度发行新产品扩大规模,还受到了来自同业、上级领导的压力。
“过年假期期间我还加了两天班,因为发新产品了,这几天大家都很紧张。”华南一家公募基金内部人士也告诉AI财经社,看到其他公司频频发出爆款,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
作为银行的主要销售渠道之一,银行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基金疯狂发行的背后推手。“我在基金里才投了一万块钱,理财经理一天到晚给我打电话,说有更好的,天天撺掇我调仓。”一位投资者恨恨地说。另一位基金经理也告诉AI财经社,银行确实有这样的动力。
在资管新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规模逐渐缩水,加上收益率水平大不如前,原先的银行理财客户也纷纷选择用脚投票。特别是去年基金牛市特征越发明显后,银行理财经理们更加不遗余力地推销基金。
上海一位招行的高净值客户,便经历了资产从银行理财到基金产品的大转移。在陆续购买了睿远、易方达、安信等基金公司的产品后,他表示已经“停不下来”:因为收益率确实高出银行理财太多。
收益率有明显优势、理财经理不遗余力推荐、原产品体验不好……突如其来的疫情,却意外成为公募行业火爆的催化剂。
纵观2020全年,爆款基金从年初延续到年尾,一日认购1000亿以上的产品就有两只,全年来看超过100只基金上演“一日售罄”,百亿以上的规模就有40只,新成立的基金发行总规模超过3万亿,逼近2017年-2019年三年基金发行总规模之和,创下公募基金行业新的历史纪录。
根据Wind数据,2020年新成立基金有1431支,合计募资规模达到3.16万亿元,公募管理总规模也达到20万亿,达到历史最高值。
进入2021年,基金火爆持续上演。在2020年新基金的月均发行规模2700亿的基础上,到了2021年1月更是增长至4900亿。
从2014年公募管理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后,在短短6年时间,实现了从4万亿到20万亿的疯狂迈进。毫无疑问,当下迎来了权益基金的大爆发。但如何正确面对基金潮,并不是像娱乐追星那么简单。
天上掉不了馅饼
基金市场实在太火爆,赚钱机会吸引了大批90后、00后基民涌入,B站、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不少人都在晒自己的养基笔记、持仓分布、收益截图。不过,很多小白的投资方式是“抄理财大V作业,抱基金经理大腿”,一些业绩优秀的基金经理相继被网友挖掘出来,饭圈文化、偶像崇拜文化在基金圈愈演愈烈。包括诺安基金蔡嵩松、招商基金侯昊相继拥有了自己粉丝后援会。
其中最典型的是易方达基金经理张坤。去年1月底,粉丝们为张坤成立“全球粉丝后援会”,建立超话,制作海报,“买下坤坤所拥有的基”、“门迎福路发鸿福,持有张坤广进财”一类的表情包传遍全网。不过,年轻粉丝的耐心和承受力很有限,上一秒跌了,下一秒就要割肉,早上还喊着“伟大的公募一哥”,晚上就骂起了坤坤“无能”。
业内并不认可基金经理被神化的现象,天相投资高级基金研究员杨佳星认为,基金经理偶像化不利于行业健康发展,行业内是可以树立优秀的基金经理作为业界的标杆,带领行业打磨投资能力,为投资者创造回报,但这与基金经理偶像化不同。
“近期的基金经理偶像化更多是由于一些基金产品业绩较好,投资者开始想像炒股票一样炒基金,赚了钱就吹捧,亏钱了就指责基金经理。这对基金投资者的引导是负面的。”杨佳星说。
事实上,即便是拥有了粉丝的明星基金经理,其实并不为此高兴,甚至更多的是困扰和焦虑。
一位受追捧的明星基金经理向AI财经社直言,粉丝的喜欢,对他而言是不小的压力。“投资者还是要多多学习基金知识,避免追涨杀跌。”
“基金关注度确实越来越高,但很多投资者的理念还不太成熟,过度关注明星基金经理,关注涨幅比较高的产品,有不正常的暴富心理。”华宝基金副总经理李慧勇告诉AI财经社,这也是为何越来越多基金开始有更长的最低持有期。
“买基金不就图个省心?毕竟自己选股没那么专业,也没时间盯盘,钱就交给专业人士打理。”徐达说,自己最初买基金时也喜欢短线操作,买入没几天看涨势不好,就频繁赎回。“但光手续费就受不了,多操作几次就是给基金公司打工了。”几个月之后,他才养成了长线投资的习惯。
但对于更多没有投资经历的年轻人,频繁交易、追涨杀跌仍是他们购买基金的操作方式。支付宝数据显示,购买三支以上不同版块基金的投资者,半数以上是90后;四成90后稳定持有单只基金不超过一年。哔哩哔哩和小红书上的理财博主,不少都在教年轻人“追涨杀跌”。
新基民频繁割肉、投机性投资的行为,反映了年轻人着急赚钱、但投资教育又不足的现状。在过去一年中,新进场的基民过半是90后,但绝大多数没有系统学习过投资知识。一些性子急躁的,买了基金后就开始坐立难安,每天不是在割肉就是在抄底;也有些人,一天要查看十几次收益情况,连亏几天心态就崩了,能保持平稳心态的基民堪称“稀有”。
“这是在投机,不是在投资。”一位券商资管的投资经理坦言,基于短期逻辑赌一把,心态自然会比较紧张,想要获得收益就要承担风险,没有天下掉馅饼的好事。成熟的投资者应该提前做好功课,对风险有一定认知后,再基于长线逻辑进行投资。
基金到底适不适合普通人投资?收益和风险高不高呢?从投资回报看,公募基金的年化收益远高于定期存款和大盘涨幅,截至2017年底,公募基金行业分红1.71万亿元,其中偏股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为16.5%。按照16.5%的年化复利计算,如果2010年投入10万元,到了2020年,就能变成46万元。
毋庸置疑,公募基金的确是一种科学的且适合大众的理财投资方式,未来也将变得越来越主流,年轻人已经率先嗅到这一趋势。作为一种投资理财品种,还需要以理性的心态和科学的方式进行投资,而非盲目操作、甚至存有赌博心态 。
对刚上车的基民,杨佳星给出了建议,“基金本身是基金经理为投资者‘择时’的价值股,适合长期持有,如果频繁追涨杀跌,短期投资,反而会造成基金净值增长,但投资者收益没有增长的恶性循环。建议投资者以3—5年为期限,利用闲置资产进行投资,这样心理承受能力会更强。”
2月26日,徐达的同事张燕本来以为当天要反弹了,可是一开盘就跳水。已经满仓的她,面对这种情况只能“装死”:因为已经不知道要干什么了。
因为看好中国经济,徐达下定决心再豪赌一把,在把自己所有的余钱都投进去之后,他卸载了购买基金用的APP,“我打算一个月都不看了。”
烽巢网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AI财经社,作者 : 张梦依 牛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