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在此期间,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联合丁真珍珠开展“与丁真奔赴川西,守护野生小伙伴”的线上报名,招募宣传#跟丁真一起去森林#,一经发出,引发网友热烈响应报名。
这一活动受欢迎的本质体现了公益的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参与者的年龄结构也在年轻化。
这种变化背后映射出的其实是社会发展的新背景。第一,数字化技术已经深度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场景中,公益的落地路径因此变得更轻、内容也更加多元丰富。第二,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转变,尤其是年轻人正在成为主力消费人群,公益也随之进入年轻态。
年初的一份报告显示,Z世代成为互联网公益主力军,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上,年轻用户占比超过27%。
对于公益本身而言,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背景,也必然带来公益生活的新趋势。
与传统公益的实施路径相对比,很容易理解这种新趋势的重要性。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新模式,扩大了公益的影响范围与渗透力,增加了公益的“内容力”“趣味化”特征。另一方面,年轻人开始将环保这样的公益理念代入自己的生活,“公益账户”这样的新理念有机会成为生活方式的标配。
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的公益场景中,Z世代在益起来(捐步)、公益时储存、公益捐赠(尤其是小额捐款)等场景活跃度更高。
显然,公益正在发生本质性的变革,无论是理念还是形式,正在从一个远离普通人日常生活场景的概念,变成一个与生活深度绑定的日常动作。这一变化的出现,证明公益的可持续性必然建立在“价值生态”基础上,人们接受公益、乐于投身公益,本质上是因为公益能创造价值增量,而非要求你免费付出。
1
像玩手机一样随时做公益,年轻人投身公益新趋势
6月5日,“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X四川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使丁真珍珠公益活动如期而至。丁真携手专业学者,带领爱心公众走进大自然,了解我国多样的动植物品种,传递“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人人做一点”的价值观。
此次丁真珍珠的身份是四川文旅宣传推广大使、四川生态环境保护大使,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一个森林学校内,他面对热爱公益的公众认真地讲解起家乡的动植物与自然环境。
对于这些从小到大最了解的环境细节,丁真表现的都比镜头前更加的自然与真实。现场活动有趣轻松,哪些植物可以治疗发烧、哪些植物可以用来消炎镇痛、哪些植物带有毒性不能随便去碰。丁真和“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的用户共同度过了3个小时的知识之旅。在专业学者的带领之下,“人人3小时”的用户们见证了四川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环境,丁真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地理地貌。
在巍峨神圣的墨尔多神山和汹涌磅礴的大渡河畔,来参加活动的用户都是“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的深度用户,也都是各自生活中的公益达人。从6月3日的活动征集,到7日活动结束,短短四五天时间,这群热爱户外的公益达人,完成了一场十分“酷炫”的、说走就走的公益快闪。
一个真切的体验感呼之欲出:公益不是枯燥的,而是可以在趣味化的场景下传递出最有效的价值,唤起更多人对自然环境的思考与关注。
在中国的30000多种植物中,四川拥有8000多种,植物多样性的程度位居全国第二。尤其是丁真所在的甘孜州,最低海拔1000米,最高海拔7556米,超过6000米的海拔差,使得甘孜的生物多样性种类位居全国前列。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非常多的植物种子,学到了很多动植物知识,这次的活动也在我们心中埋下了种子,我们回到家后也会尽力的去影响身边的人,更加关注身边的动植物。”一位参与活动的幸运用户表示。
事实上,借助于互联网+公益,年轻人投身公益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三年多时间里,“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已经产生近4亿人次的参与。类似“公益账户”的概念,可储蓄公益时,让公益从抽象、孤立的行为,变成了连续、高粘性的用户行为。这种做公益的新趋势,也体现在阿里公益的全链路中,比如蚂蚁森林。
很多网友都对自己通过蚂蚁森林捐赠的“梭梭树”心心念念,通过互联网场景,大家的日常生活与远在万里之外的环境保护被联系在一起。这种超越时空阻隔的新公益彻底扭转了公益活动的开展方向,更重要的是,当公益理念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其所带来的影响广度与渗透深度,以及对于现实公益场景的深刻改变都是前所未有的。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有滋有味、活色生香的公益活动,这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得到了充分体现。而年轻人代表着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强驱动力。公益倡议要落地,不是靠空泛的说教,而是结合技术进步与人们生活方式的进化做出的改善与融合。
2
回归公益本质,搭建价值生态
公益,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曲高和寡”的,因为很显然,在大多数人在为基本生存奔忙的场景下,要求人们挤出资源去做公益并不现实,另外公益场景也存在各种现实障碍。
要让公益真正有价值,首先就要扫除这些障碍。
这也是此次“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活动最有启发性的价值。结合此次活动来看,目前公益在技术与内容两方面,持续消除这种障碍。
内容方面,设计大量有趣、有价值、有意义的公益活动和表现形式,比如平台有志愿服务、公益捐赠、公益传播、“益起动”捐步、无偿献血、善因购买等8大类公益场景。每个用户都有专属的“公益账户”。
技术方面,让公益与互联网特征融合,可记录、可分享、可激励,是一个记录你的公益成长、储蓄你的公益时的地方。这样一来,公益就不仅变得简单,而且更有趣、有吸引力。用互联网思维做公益,更契合用户的生活场景。
活动结束之后,参与者们将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除了美好的回忆之外,每个人还可以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上申报公益时。
换而言之,借助数字技术,公益被具象化、量化了,在“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每个用户的公益付出都转化为可看见的公益时,储存在专属的公益账户里。对于参与者而言,这个变化是有穿透力的,它意味着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上,增加了一条公益轨迹。
沿着这个逻辑,更重要的是,在底层逻辑上搭建起了一个“价值生态”,让公益能创造更现实的价值,为全社会服务,其力度与广度都有无限可能。
这种新公益的价值生态,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有机体。首先让公益的门槛被降低,当公益无限趋近于日常生活,公益所能汇聚的力量也就无限放大。其次是建立捐赠者与受赠者之间的强联系、强信任感,借助于技术手段,公益轨迹可追溯,成了“有的放矢”的正向关系。最后则是公益从单向关系进化为更有互动性、满足感的双向循环,公益不只是受赠者得到了帮助,也是捐赠者获得了价值,这个价值也不仅仅是一句感谢,而是切实的东西,比如此次“人人3小时“公益活动的知识感与自然体验感,这种双向互动也构建起更健康和谐的生产关系。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既是一个古老的公益理念,更是一种现实的社会需求。正是由于这种需求的存在,“人人3小时“这样的公益平台也就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从这一角度而言,人人3小时其实是将公益的供给侧与需求侧进行了新的连接,借助数字技术与内容场景,公益行为变成了可以被感知的、有回馈感的真实体验,并且很有趣,随时随地都能公益。当公益真正回归本源价值,变得像空气和阳光一样随处可见,也就意味着公益的黏性更强,更有生命力,也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