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重资产一块钱租金我们拿到的净利润也就四毛钱左右,因为要扣除管理费,缴17.55%的税金,再缴所得税。轻资产分得的净租金除了25%所得税,全部是净利润,所以今后万达商业租金含金量更高”。
在如火的七月份,有一条财经新闻或者叫地产新闻就如同现在全国绝大部分的天气一样火热,那就是融创中国与万达集团做了一笔价值600多亿的生意。如此大的交易额着实震撼着每一个看新闻的人,如果把这些钱都换成100元一张的纸币进行首尾相接,绕地球一圈应该问题不会太大。
王健林的万达卖出了资产换来了钱,孙宏斌的融创中国出了钱换来了资产。这又体现了两位企业大佬什么样不同的思路呢?
王健林早就说了
不得不说在这个社交网络无比发达的时代,热门新闻成为了一种很多人都想争抢的稀缺资源。当这条热门新闻出现后,有各种人对此展开了各种各样的分析,然后在网络上发布出来。
有人说看不懂这场交易,其实看不懂很正常,如果所有人都看懂了,岂不是都成王健林和孙宏斌那个级别的富豪了,况且我们谁也不敢说能完全看懂另外一个人。
话说回来,其实这些资产到底是归王健林还是归孙宏斌,跟王思聪有关,但是跟我们普通人其实没太大关系。我们今天只是想来试着探究和学习下,在这场交易之中,两个人对于各自企业发展的思路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首先,抛开那些嘈杂的声音,我们来看下原文到底是怎么说的。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的联合公告中是这样写的:“一、万达以注册资本金的91%即295.75亿元,将前述十三个文旅项目的91%股权转让给融创,并由融创承担项目的现有全部贷款。二、融创房地产集团以335.95亿元,收购前述七十六个酒店。”
其实早在今年1月份的时候,王健林在作2016年的年度工作总结时曾经提到除了万达城配套的住宅外,万达原则上也不再新增住宅开发。等万达城全部开发完以后,万达商业就逐渐从地产开发这个行业退出。
他还说:“万达商业也不再是地产企业,我好几次建议是不是在2017年底或2018年把商业地产名字改了得了,叫商业投资管理服务集团,别再当地产商了。”同时他还强调,万达商业是集团转型的重点公司,力争2018年提前两年完成转型目标。
根据王健林年初的这番表态,再来看今天万达卖出资产的行为,也许你就不会感到奇怪了。有人会问王健林为什么这么做啊?想寻找这个答案,还是要回到年初那次工作总结中,当时王健林这样说:“万达从地产开发退出不是对中国房地产看空,主要在于两点:首先是中国房地产开发的周期性太强,这个周期性可以说全球罕见。我从事地产行业28年,再两年就30年了,被调控了十来次。中国地产好年景没有持续四五年的时候,基本上三年左右来一回调控。行业周期性太强,造成现金流不稳定,预期也容易经常发生变化”。
轻资产有什么好处?
万达这次转型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王健林在年初发言中多次提到的万达要进行轻资产模式经营。让别人拿钱下订单,万达找地、建设、招商和运营,甚至是对方出地又出钱,万达负责设计、建设指导、招商运营,在租金上双方进行分成。并且,王健林表示“2020年以后原则上不再搞重资产,全部为轻资产。”
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万达商业与融创中国联合公告中提到的四点不变。这些不变分别是品牌不变;规划内容不变;项目建设不变,项目持有物业的设计、建造、质量,仍由万达实施管控;运营管理不变,项目运营管理仍由万达公司负责。
可以说除了这些资产的大股东或者所有权转让给了融创,其他什么都没变,这些项目在运营和管理上还是由万达来负责。这不就是年初王健林所说的轻资产吗?
目前看来,万达这次转型轻资产确实是动真格了。有关这轻资产的好处,大家每个人都能分析出一二来。在这些好处中,一个最重要的好处就是轻资产靠品牌和运营管理挣钱,成本小利润大。王健林说:“重资产一块钱租金我们拿到的净利润也就四毛钱左右,因为要扣除管理费,缴17.55%的税金,再缴所得税。轻资产分得的净租金除了25%所得税,全部是净利润。”
艾问每日人物想说:那有人又会说了王健林的万达变成轻资产了,对于孙宏斌来说就是得到了重资产,那他会不会亏了?答案是不会。生意就是双方都达到都满意的时候,一拍即合的行为。轻重资产只是不同企业在不同环境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下做出的选择,没有好坏之分。对于融创来说,得到了万达的商业地产项目,增加了自己除住宅销售以外的收入,增加了抗风性的能力;在增加土地储备的同时,又通过这些万达品牌的资产,增强了自己投资拿地能力和融资能力。
所以,现在还有不少人在分析这笔交易到底谁赚了,其实这么大的交易,双方一定是经过了缜密的分析,要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在财富榜上做到今天的位子。轻资产还是重资产也只是基于各自企业不同情况下的不同选择。